首页 > 疫情动态 > 疫情动态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专家建议:四大体系构筑中国生物安全战略

  中新社3月3日电    “世界范围内生物安全风险环节和不安定因素增多,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性增长趋势抬头,这些给中国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提出新挑战。”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部主任陈方研究员、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张志强研究员近日为院刊智库战“疫”撰文,建议通过构建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协同创新体系、治理体系等四大体系,构筑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


  他们认为,生物安全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体系重要部分。当前,中国正面临巨大而现实的生物安全挑战,因此加快制定中国的国家生物安全与生物防御战略,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保障民族核心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体系。全面深入研究全球生物安全环境、形势、挑战等,深入分析中国国家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和基础条件,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生物安全战略规划》及五年行动计划,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


  ——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明确将生物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事项,建立涉及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刑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尽快颁布国家《生物安全法》,保护中国战略生物资源、人类遗传资源及信息安全,主动防范其他生物安全威胁,并定期开展国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有效保障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国家生物安全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基础研究,为国家生物安全战略提供关键科学支撑。面对重大新发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促进发挥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传染病学、重症医学的平时融合和战时协同作用,重视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研究与实践。


  ——构建和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确保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即网络直报系统)的预警响应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的科学规范运行,夯实公共卫生防疫第一道防线,提高公共资源配置和卫生系统运行效率,强化公共卫生素质教育、提高全民应对意识与行动自觉。


  此前,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关武祥、陈新文研究员在2016年第4期院刊发表《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生物安全》指出,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是生物安全研究领域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前沿包括反向遗传学研究、基础病原学研究、检测技术、疫苗和药物四方面内容。


  针对未来可能的生物安全威胁,依托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平台,应根据中国生物安全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特点,逐步完善和提升中国的生物安全防范体系,充分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


  在疫苗和药物研发方面,他们当年就提醒,急需研制出安全的新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并藉此建立和完善一套新型疫苗和药物筛选的通用研发体系,“以便随时应付将来可能出现的生物安全紧急状况”。(记者 孙自法)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