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北京对入境进京人员分类实施14+7措施
北京对入境进京人员分类实施14+7措施
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自入境之日起原则上满21天方可进京
昨天,北京市召开第20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青报记者从会上获悉,1月4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初步判定无密切接触者。为切实防范超长潜伏期感染者所引发的疫情风险,北京决定对入境进京人员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顺义区对密接人员也将采取“14+7”集中隔离措施。全市将进一步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今后集中隔离人员检测方式将调整为通过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
北京对入境进京人员
分类实施“14+7”措施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近期北京及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出现入境人员在结束14天集中观察后确诊并引发本土病例的突出情况,为确保首都防疫安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决定对入境进京人员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
据介绍,本市“14+7”措施将分类实施:第一类是入境航班由海关检测发现人员、物品或环境阳性的,对同航班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第二类是14天集中观察期间检测发现人员、物品或环境阳性的,对同航班入境人员在集中观察期满后,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以上两类群体,在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申请并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闭环转运至居住地进行居家观察。不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继续进行集中观察。对于海关入境环节或集中观察期间检测未发现阳性的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观察结束后,要求严格落实7天健康监测。其间不得参加各类集体活动,不聚餐、不聚集,并按社区要求报告健康状况。
另外,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自入境之日起满21天方可进京。入境未满21天确需进京人员,应在抵京前72小时内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主动报告个人信息,抵京后补足7天健康监测。如系阳性人员、物品或环境的同航班人员,申请并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补足7天居家观察。不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补足7天集中观察。
集中隔离人员检测方式
调整为采集鼻咽拭子
在对入境进京人员严格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的同时,北京对集中隔离人员的检测也进行了调整。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田涛介绍,结合本市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今后集中隔离人员的检测方式调整为通过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
其中,对入境进京的集中观察人员按照首都严格进京协调机制的规定进行,对入境进京人员的密接人员的检测管理,要参照入境进京人员管理规范执行,包括本土密接;对次密接人员,在集中隔离当日要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和健康监测期间出现症状及时检测。
入境人员实施“人物同检”
“三样本阴性”方可离开观察点
徐和建表示,本市将加大检测筛查力度。一方面将实行人物同检,北京海关在入境人员双试剂核酸检测基础上,对飞机内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对飞机内物品及入境人员随身行李进行抽样检测,将发现窗口前移。
另一方面,将加大检测力度,对集中观察人员第3天和第7天时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14天期满时采集鼻咽拭子、粪便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人员标本要由两家机构开展平行检测交叉验证,在满足“三样本阴性”(两家检测机构人员标本阴性+环境标本阴性)要求后方可离开。对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进行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7天健康监测的人员,期满时采集鼻咽拭子、粪便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方可解除健康管理措施。
“当前,境外疫情仍在加速扩散蔓延,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对首都市民健康安全高度负责出发,对入境进京人员实施更为严格的‘14+7’健康管理措施,是针对当前疫情传播特点所采取的必要举措,能够进一步排查管控入境进京人员的感染及传播风险,最大限度严防疫情输入。”徐和建表示,本市将尽最大努力做好入境人员的服务保障和人文关怀,也请有入境进京计划的朋友提前了解首都疫情防控政策,理解支持配合“14+7”措施。
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
须主动向社区报告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虽然本市局部聚集性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河北省石家庄等周边地区也出现疫情,外防输入压力依然较大,全市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须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市民朋友继续增强防护意识,不要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及出差。
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的市民,要主动向社区报告,注意做好自身健康监测,配合社区及有关部门做好排查和核酸检测等相关管控工作,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及时排查。对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京出差、旅行及就诊的朋友,要支持配合北京市各项防疫管控措施,在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居住地疫情及接触史,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共同维护首都安全。
发布要点
北京启用395个核酸采样点
累计检测259万人次
据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田涛介绍,截至目前,全市重点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累计启用395个采样点,动用医护和保障人员近4万人,完成采样264万人次,累计检测259万人次。
田涛表示,为满足短时间内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打通核酸检测信息堵点,方便市民预约查询,利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全市核酸检测信息统一平台功能开发。目前,该平台大规模核酸检测功能已发布上线,为顺义、朝阳等重点区域快速开展核酸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市民从扫码进场到采样完毕,全程耗时平均约2分钟,与6月份新发地疫情暴发时相比,采样效率大约提高了5到10倍。
据介绍,全市核酸检测信息统一平台以“北京健康宝”为统一出入口,市民可通过“北京健康宝”预约生成“个人预约码”分时段前往采样场所采样;对于老人、小孩或外籍人士等没有手机或无法使用北京健康宝的人群,还可通过取码终端现场扫描身份证、录入护照号等信息,生成纸质核酸检测预约码。在采样时通过扫码与检测机构的“试管条码”进行关联,可实现快速有序检测,以上全程非接触,能有效避免因接触导致的交叉传染。下一步,本市将加快推进平台与各区、各检测机构的对接,为市民核酸检测提供便利。
顺义密接人员
采取“14+7”集中隔离
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了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截至1月5日11时,追踪确定密接人员2378人,严格按照闭环转运要求转运至集中隔离酒店进行医学观察。从顺义区28例阳性病例末次暴露到检出阳性时间分析,个别病例检出阳性时间超过14天,分析规律看,本次病毒症状轻、不易发现。针对上述情况和形势研判,结合专家意见,有必要对密接人员采取“14+7”集中隔离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传播风险。
此外,在严格执行北京市各项防控指引的前提下,顺义区结合实际,围绕重点区域封控、居家观察及健康监测、风险点位及风险人群排查处置等方面,制定多个领域工作指引、工作流程。一是制定封闭区域管控组工作方案、特殊情况处置流程,出台区级管控督导专项工作组工作指南和驻村工作组工作指南,印发《重点区域封控工作手册2.0版》,为各区级管控督导专项工作组、属地提供工作指导。
顺义区制定风险点位与风险人群排查处置流程,明确风险区域点位划定及处置标准,对阳性病例、密切接触者、风险人群判定处置作出详细说明,规范横转人员相关工作流程,确保及时、不遗漏。制定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社区健康监测人员管理服务指引,全部落实居家或健康监测措施。同时建立问题通报曝光机制,聚焦大人流聚集场所和“七小门店”,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和公示力度,自4日起,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进行通报、督促整改,两批次共涉及27家典型单位,均已在区属媒体进行公布。
多家商超防控不力
被公开点名曝光
昨天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监督组办公室主任肖飒介绍,当前本市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监督组、指导组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了一些典型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肖飒介绍说,在社会面疫情防控方面,部分市场、商超、“七小门店”等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有的测温验码执行不严格,如东城区搜秀城商场、怀柔区万星农贸市场、密云区密云镇润襄楼饭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眉州东坡酒楼等未对所有进场顾客进行测温验码。有的落实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不规范,如西城区西单大悦城内多个餐饮商家工作人员加工食品时未佩戴手套,个别商场工作人员佩戴口罩不规范。有的消杀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海淀区味多美食品有限公司第十三西饼店未对经营场所开展消杀;清河百货商场无经营场所消杀记录,消杀工作人员不了解消毒液配比。
在冷链产品管理方面,个别单位全链条监管仍存在漏洞,如丰台区家乐福(马家堡店)、物美超市(开阳桥店)冷链产品追溯二维码信息不准确,存在二维码和摆放商品不对应、二维码无效、产品生产日期与扫码后显示日期不一致等问题;物美便利店(蒲黄榆店)进口肉类、海产品与国产肉类、速冻水饺混放。顺义区永辉超市(新世界店)少量已下架巴西进口牛肉混放在加工冷库,没有消杀记录,卫生条件堪忧。
在学校、社区管控方面,有的学校、培训机构出入管理不严,如朝阳区第三少儿业余体校、房山区拱辰街道学而思培优机构、通州区新华街道芭蕾城堡艺术中心未对所有进入人员测温验码;有的社区村出入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如平谷区太和园小区、南独乐河村、祖务村虽有人员值守,但未要求测温验码登记。
“上述这些问题,反映出社会面防控和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管理仍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部分单位防控态度不坚决、防控措施不严密,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肖飒表示,本市将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管控、重点人群定期筛查、重点区域环境检测等,从严开展社会面防控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查漏洞、补短板,全面消除风险隐患。此外,还将加强通报曝光,对防控措施不落实的要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对问题较多、反复发生、整改不到位的地区要严肃追责问责。(记者 林艳 解丽 王斌)
病例通报
本市昨日新增1例确诊病例
第3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昨日发布会上,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月4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根据通报,该病例具体情况为:某女,46岁,现住顺义区高丽营镇东马各庄村,为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配件中心保洁员。2020年12月28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月4日第3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并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地坛医院,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经流行病学调查,该确诊病例已在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初步判断无密切接触者。已对其居住等场所进行消毒,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了这一新增病例的主要行程轨迹:2020年12月20日至2021年1月3日期间,除居家、上班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外,曾多次到村内洪洞菜店购物。23日18时至20时到全聚德烤鸭店(顺义店)聚餐。
释疑
新冠疫苗重点人群接种
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北京市本次使用的是什么疫苗?
答: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
市民何时可以开始接种新冠疫苗?
答:2021年1月至2月本市将有组织地开展九类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接种。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和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以及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市民本次可在哪里接种新冠疫苗?
答:本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分为两类:一是预防接种门诊,二是临时接种点。各区将根据摸底情况设置接种点,具体接种地点,请相关接种人员关注所在单位和区里的通知,有序进行接种。
新冠疫苗需要打几针?
答: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新冠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请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执行。接种第一剂疫苗后,接种单位有责任告知受种者第二针的接种时间。请按接种单位预约时间进行第二剂疫苗接种。
病毒变异会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吗?
答: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大多数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的致病性、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疫苗的有效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信息,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
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头痛发热,还有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现场工作人员会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回家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疫苗?
答: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所有接种人员在接种前要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身体不适可暂缓接种。不在18-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的人员,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