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疫情动态 > 疫情动态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海淀出台15条政策,8亿元财政资金促防疫稳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市相继出台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19条”和“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加强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月12日,在实际调研企业需求、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海淀区推出了落实北京市促防疫稳增长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15条政策措施,力求通过制定差异化的区级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


  15条具体政策措施涉及鼓励企业科技防疫、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强化企业精准服务4个方面。经初步测算,相关措施共涉及财政资金约8亿元,将在2020年预算中予以保障。


  15条政策措施中,单独设置“鼓励企业科技防疫”部分,对研发出新冠肺炎快速检测试剂、有效疫苗或特效治疗药物的企业和个人,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和优先推荐国家级、市级人才工程的奖励。对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系统提高政府防控疫情效率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应急生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红外人体测温仪、额温计、负压设备、呼吸机、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的企业,给予不高于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除奖励资金外,为解决科创企业,尤其是科创型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市场的问题,海淀区还将实施疫情防控应用场景计划。在原有的科技场景应用支持计划基础上,聚焦疫情防控中的“查、测、防、治”等四个环节和疫情期间民生关切的“工、教、购、娱、宣”等五个方面,发布新经济企业科技赋能疫情防控的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加广阔的试验田


  为了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政策中“加大企业金融支持”部分条款多、力度大、创新性强,如首笔贷补贴、确权融资贴息、续贷中心补贴等,均是海淀区特有的政策。


  具体而言,为了鼓励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放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海淀区通过2%的贴息和按本金的20%至70%弥补信贷损失的方式,鼓励驻区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首笔信贷业务。通过对放贷业务超过20笔的银行每笔5000元的奖励,和对驻区银行1%的贴息,鼓励入驻北京市企业续贷续贷受理中心的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多放贷。


  除市级政策要求的减免区内区属国有企业经营用房2月份房租外,海淀区还相应增加了区内区属国有企业管理的中小微企业物业费条款,并对其他物业所有方响应政府号召,共担损失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回应。


  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海淀区搭建应急物资生产供应与需求采购对接机制,全力帮助复工企业、开复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急需防疫物资;搭建企业集中住宿供需信息对接平台,解决企业集中住宿难题。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防疫情、稳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疫情防控经费补助。


  海淀区提出了为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防疫物资企业开辟许可审批绿色通道的审批“三个一”政策,开展防疫期间的政策专项服务、延长合同履约期限、第三方平台纠纷调解、试点审批告知承诺制、组建专业律师团队的法律服务等,帮助企业因疫情影响带来的困难和问题。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