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黔东南府办发〔2017〕67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黔东南州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25日

  黔东南州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全面加强“十三五”时期全州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
  1.1 “十二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成就
  “十二五”期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应急理念,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州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州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应对凯里市龙场镇“1?13”爆炸案、镇远县报京乡“1?13”寨火、黄平县两岔河水库3号副坝险情、三穗县“10?7”群众聚集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1.1.1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开展“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出台了《黔东南州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方案》,组织全州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编制修订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做到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无急可应、有急能应。各县(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完成了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以及各基层组织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大型活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全州应急预案达3000余个,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种类齐全、层次分明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体制不断强化。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州政府成立了专项应急指挥部31个,各县(市)政府分别成立了相应专项应急指挥部,并在州政府办公室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州级成立应急救援综合支队,各县(市)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州直有关部门设立了专职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或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科(室),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重点基层应急管理单位确定了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初步建立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全州应急信息报告处理机制基本形成,专家咨询、科学决策处置机制不断健全,气象、国土、水务、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初步完善,公安、信访、民政、交通、安监等部门会商协同应对机制进一步规范,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
  ----应急法制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先后编制修订并出台了《黔东南州农村消防条例》《黔东南州自然灾害防范与民政救助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系列规范性文件,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1.1.2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
  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农村危房改造、水库移民搬迁、校舍安全工程、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治理、防洪基础设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城乡生产生活设施的抗灾能力和抗御突发事件的基础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度风险评估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了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实现县级全覆盖。建立健全公共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信访维稳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气象、水文、地质、火灾、公共卫生、农林业、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覆盖全州所有行政村,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按照《贵州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的规定,全州各级政府依托气象部门建立了12379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达到15至30分钟,公众覆盖率超过94%。
  1.1.3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日益加强。按照中央、省、州的部署要求,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州、县两级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县级人民武装部建立了民兵应急常备分队;依托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建立了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全州各类应急队伍力量逐步壮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正在组织实施投资为2000余万元的黔东南州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以州政府应急平台为中心,县(市)政府及州有关工作部门为节点,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和重点单位终端为支点,移动应急平台辅以中心延伸至突发事件现场,各级应急平台横向接入军队、武警应急平台,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为支撑、互有侧重、互联互通、安全畅通,纵向和横向有机融合的应急平台体系。州政府应急指挥场所建设正在有力有序地加快推进,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已全面完成,实施了州级部门、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和基层组织、重点基层单位应急平台终端建设。我州已按照《贵州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和《贵州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采集规范》进行应急平台数据采集工作,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提供数据支撑。
  ----应急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围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应急保障经费纳入州、县两级财政预算优先给予安排,有力地保障了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装备配置、突发事件处置经费需要。全州人力、财力、物力、医疗、交通、通信、科技等应急综合保障水平明显增强。
  1.1.4社会公共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确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大公共安全责任体系。每年举办各类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应急业务培训班,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公共安全责任意识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广泛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应急处置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坚持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经常性开展群众参与式应急演练,广泛开展“5?12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安全生产月”等各种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免费发放公众应急常识手册,让应急知识进入学校、农村、企业、社区和家庭,进一步增强了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过去五年,是全州应急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应急准备、综合防范、快速反应、协调联动、基层应急、恢复重建等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取得了新的突破,公共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率均提高到96%以上,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州先后成功处置了2014年凯里龙场镇“1?13”爆炸案、2014年三穗县“10?7”群体性事件、镇远县报京乡“1?25”重大农村火灾事故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全州应急系统经受住了考验,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2 “十三五”时期应急管理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州“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另一方面,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任务艰巨,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与非自然的风险交织并存,公共安全隐患增多,突发事件防范与应对难度增大,对常态应急管理和非常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2.1挑战方面
  ----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地质灾害、洪涝干旱、极端天气事件等重大自然灾害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重、救灾难度大;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难度增大,食品安全领域进入舆论的多发期和高风险期,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诱发群体性事件因素较多,非法集资、借贷等涉众型因素增多,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突发事件处置难度加大。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和非常规性不断增强,危害性越来越大;网络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突发事件网上网下呼应,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加大了应急处置难度。一些突发事件往往超出常规判断,有些平时较为平静的行业领域发生群死群伤重大突发事件,给应急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众对政府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体系建设任务更加繁重。
  ----应急体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重危机处理、轻危机管理,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防范,重分散管理、轻综合统筹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风险隐患排查与治理不到位,监测与预警体系不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不稳定,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不足,专业和区域分布结构不均衡,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社会化组织程度较低,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薄弱,社会协同应对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1.2.2机遇方面
  中央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及省、州的系列战略行动,为进一步做好全州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国家把维护公共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公共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将“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社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体现到每项具体工作当中,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十三五”时期是全州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是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大美黔东南新篇章的重要机遇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时期,也是全州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推动大扶贫、大健康、大数据、大生态四大战略行动,为解决制约应急能力提升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2.1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应急理念,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以完善应急平台为抓手,以提升应急能力为核心,以加强风险管理为重点,以强化应急准备为保障,着力补齐短板、织底网、强核心、促协同,用好存量、建好增量,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为维护全州公共安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2.2 基本原则
  ----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按照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要求,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创新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法,强化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风险隐患,推动全州应急管理由救灾响应型向防灾准备型转变。
  ----坚持底线思维、有备无患。着眼最严峻复杂局面,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规律,评估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影响和最坏后果,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事件防范及应急能力建设需求,提前谋划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牢把握主动权。
  ----坚持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统筹全州应急协同发展需求,对各县(市)、各部门以及驻凯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应急队伍、物资、装备、训练基地等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合理布局,促进各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强化各方联动机制,推进区域协同、城乡协同、行业领域协同、军地协同,提高应急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应对能力。
  ----坚持科学应对、法治保障。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科学方法、发挥专家作用,建立规范、高效的科学处置决策机制,强化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更好的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手段与方法,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制度体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发挥政府主导的同时,更加注重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强化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力量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提高突发事件核心应急救援、社会协同和基层基础能力。   2.3 主要目标
  2.3.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覆盖公共安全风险和应急管理全过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和管控各类风险,按照预防与处置并重,平战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和政府治理能力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应急理念,全面建成全州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综合管理平台体系,全面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坚持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应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资源,全面提升各级政府预测预警、风险治理、灾害评估、资源配置和决策指挥水平。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预防与应急准备更加充分,监测与预警更加精准,应急处置和救援更加高效,恢复与重建更加科学,公众参与更加广泛,各项工作统筹兼顾、集约高效,社会安全有序,人民生命财产得到充分保障。
  2.3.2分类目标
  ----自然灾害类。到“十三五”末,应对洪涝、雨雪冰冻、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能力明显提高,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或超过20分钟,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提升3%,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75%,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全面建成,灾害发生后8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州GDP的比例年均控制在2%以内(全域性的异常自然灾害除外),自然灾害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降低。
  ----事故灾难类。到“十三五”末,建立完善重大风险隐患数据库,实现各类重大风险隐患的识别、登记、台账、评估、监控、预警、处置等全过程动态管理,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推进全州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完善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数据库,建立动态更新管理机制,全州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事故灾难预防预警、应急救援等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可有效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发生。
  ----公共卫生事件类。到“十三五”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规范处置率达10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达100%。传染病疫情、禽流感和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等卫生应急培训覆盖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达100%,乡(镇)、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达90%。州、县、乡三级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完成率达90%。县(市)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达标率80%以上。
  ----社会安全事件类。到“十三五”末,社会公共安全监测预警更加高效,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扎实有效,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更加有效,公安机关反恐怖及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调查认为“安全和比较安全”的达到95%以上。金融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体系更加健全,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金融市场秩序保持平稳。
  3.1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3.1.1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统筹全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空间布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州综合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全州综合应急能力。加强基层单位应急管理机构建设,配齐工作人员。加强重点部门、重点区域和基层单位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稳定应急救援队伍,优化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增加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全面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总结推广各县(市)、各部门应急管理先进经验和做法,创新应急管理模式。(州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1.2规范应急管理
  按照全省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与应急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着力加强全州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全力提升全州应急管理标准化水平。按照省政府统筹部署,编制全州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公共安全数据采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规范。加强应急标牌标识、应急队伍及装备配置、公共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物资储备、应急通信、应急演练等相关标准研制。(州政府应急办牵头,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卫生计生委、州安监局和各县〔市〕政府负责)
  3.1.3推进应急考核评估
  加强应急处置与救援评估工作,按照省政府要求出台黔东南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估办法,加强典型案例剖析和突发事件发生、演化及处置内在规律研究,及时、全面、科学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和教训。按照省政府要求制定全州应急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按照省政府要求制定较大以上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办法,推动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落实。探索建立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应急管理、健全全州应急体系。(州政府应急办牵头,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卫生计生委、州安监局和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1.4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创新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交流、考察和岗位锻炼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依托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培训基地(设在凯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州行政学院优良的办学条件,加强对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等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加强国内、省内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交流合作、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展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水平。举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应急系统管理干部实务培训班,将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纳入应急培训体系,每年至少举办1-2期各类不同层次的基层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班。加强州、县领导干部和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能力培训。(州应急办牵头,州政府新闻办、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民政局、州人社局、州气象局、州红十字会和各县〔市〕政府负责)
  3.1.5推进社会协同应对
  强化公众自防自治、群防群治、自救互救能力,支持引导社会力量规范有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推进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开展交通运输、旅游、教育等行业从业人员救援能力专业培训,强化大、中、小学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公共安全知识普及、提升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制,发挥社会公众在信息报告和协助救援等方面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州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2 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
  3.2.1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按照省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全面开展风险排查台账登记、评估定级和防范治理工作。建立完善重大风险隐患数据库,实现各类重大风险和隐患的识别、评估、监控、预警、处置等全过程动态管理。加强防护目标、危险源、隐患点、重点人群等风险识别,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健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加强各类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完善防灾减灾应急措施。(州政府应急办牵头,州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2.2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完善城乡综合防灾规划,统筹推进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抗损毁和快速恢复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山区,特别是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道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和风险评估,提高道路基础设施灾害防御和保畅通能力。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城市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山洪灾害防治、城市供水排涝等工程建设,加强隐患治理和抗震加固工作,提升安全性能。结合区域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根据灾害特点、人口分布和城乡布局,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州发改委、州民政局、州国土局、州住建局、州交通局、州水务局、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州工信委、凯里供电局和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2.3强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编制城市公共安全清单,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风险“一张图”,并对重大风险源进行实时监控。探索完善城市应急联动综合应急管理模式,加强城市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提高多部门联合协调行动能力,实现统一调度、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要求。(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2.4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各类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强化风险隐患监测监控工作。加强气象、水文综合监测等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体系,提高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加强车站、机场、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流量监测,强化水、电、气、交通等城市运行数据监测,提升城市运行安全监控能力。推动高危行业领域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等重大危险源监控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强化各种传染病、禽流感疫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的监测能力。完善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反恐、维稳、信访、宗教等情报信息系统,加强网络舆情实时监控,及时捕捉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州公安局、州教育局、州大数据办、州安监局、州交通局、州卫生计生委、州水务局、州林业局、州国土局、州环保局、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州气象局、州防震减灾局和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3 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3.3.1完善集中决策指挥机制
  强化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统筹调度职能,提升应急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实现应急联动体系全覆盖,提升应急联动指挥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健全各级政府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和协调联动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水平。加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各类专家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作用。(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3.2完善信息报告工作机制
  提升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畅通渠道,增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加强首报、续报、终报的全过程报送工作,完善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联动机制,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信息保障。加强各类突发事件、社会舆情动态等方面信息的收集、研判及报送工作,进一步提供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丰富信息报送内容和手段,逐步增加图片、视频信息报送。拓展信息报送渠道,健全完善直报机制,依托各类基层信息员队伍,建立基层信息报送网络;探索建立社会公众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奖励制度。(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3.3强化现场指挥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突发事件现场高效指挥机制,逐步推行现场指挥长总负责制,强化统一指挥和处置责任。强化专项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建立现场处置责任清单,细化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应对措施落到实处。引入专家会商机制,提高科学处置精准处置能力。完善和推广突发事件现场标识应用,加强突发事件现场管理,实现高效有序协同应对处置。积极探索推行现场应急指挥官制度,提高应急处置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州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3.4完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新闻工作体系。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明确突发事件新闻发布责任主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强化信息发布人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组织采访、宣传报道的协调服务,做好政策解释、深度报道工作。完善社会舆论、网络舆情的收集、监测、研判和应对工作机制,提高突发事件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能力。(州政府新闻办牵头,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3.5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完善军地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级、立体化的应急处置联动格局,建立健全规划、预案、队伍、信息和物资装备等方面的共享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与省内外周边市(州)、县(市)应急管理交流合作和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州政府应急办牵头)   3.4 加强救援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
  3.4.1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省驻凯单位、大型活动、重大工程项目、联合应急预案的建设和动态管理,修订州级总体应急预案,完善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优化应急预案的框架和要素组成,推进应急响应措施的流程化,推动应急预案的数字化和简明化,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加强应急演练统筹、评估和考核工作,将应急预案演练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预案演练,探索推行无脚本“双盲”演练,切实提高演练实效和实战能力。(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4.2统筹救援队伍建设
  统筹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整合应急救援力量,优化应急队伍的规模和布局,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制定建设标准、训练标准和考核标准,推进量化评估考核。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人员配备、装备更新、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和资源实时共享。组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多灾种、多类别突发事件应对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救援能力。依托基层优势救援力量和民兵应急分队等,推进“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综合性乡(镇)应急队伍建设。(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3.4.3强化运输保障能力
  完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应急运力储备,健全调运和征用补偿机制,加强交通应急抢险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建立完善物资中转配送网络和应急物流基地、配送中心、配送网点等。研究探索航空运输能力社会化储备机制,通过委托代建、能力共建、购买服务、保险覆盖等方式,支持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增加具有应急救援能力的直升机,发挥其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领域中的作用。(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财政局、州交通局、州民政局、州卫生计生委、州商务局、州金融办、州民航局负责)
  3.4.4统筹应急物资储备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统筹和综合管理,优化结构布局,加快形成州、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促进应急物资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和快速调用。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清单,及时补充、更新储备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实现应急物资数据动态更新和资源实时共享。做好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保障,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自筹和社会捐赠为补充,多渠道筹集应急物资储备资金,形成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经费保障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实物储备、商业储备、产能储备等多种储备方式,做好救灾救助、生活必需品、卫生防疫等应急物资储备。(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交通局、州民政局、州卫生计生委、州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1 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工程
  推进以州政府应急平台为中心,县(市)政府、州政府各工作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基层组织和重点单位终端为支点的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完成州政府实体平台建设,实现各系统功能的有效运用。依托省、市(州)、县三级政府应急平台资源,完成州、县两级政府部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设州、县两级政府移动应急平台,部署移动应急手机工作系统和行业手机公众系统,全面实现应急平台体系的全方位、立体化功能应用,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和公共安全防控治理能力。推进应急平台异地容灾备份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全州应急平台体系运行安全。配齐应急平台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应急平台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州政府应急办牵头,州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4.2 应急管理数据库建设工程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做好各类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采集工作,大力整合重要风险源、重点防护目标、重要基础设施及各类应急资源等基础数据,结合气象信息、交通管理、环境保护、人口管理、市政管理、信息安全等城市运行数据和综合分析成果,建立数据准确、更新及时、覆盖全面的应急管理综合数据库。探索建立大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手段,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加强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管理过程中的辅助决策作用,提升应急平台的智慧化水平,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方法创新,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效能。(州政府应急办牵头,州大数据办、州公安局、州住建局、州国土局、州环保局、州民政局、州安监局、州气象局负责)   4.3 健全和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整合各县(市)、各部门、各行业系统分散的预测预警信息资源,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和研判,健全应急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建立统一完善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完善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金融风险等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收集、汇总、研判机制,建立社会安全防范预警信息系统。完善州、县两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实现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向基层(乡、镇)延伸。规范预警信息制作、审批、传输、发布机制,规范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提高发布质量和时效。加强车站、机场、学校、医院、商场、广场和旅游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预警信息发布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偏远地区应急调频广播、电视、大喇叭、鸣锣喊寨等紧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信息发布体系,使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州气象局牵头,州委宣传部、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交通局、州住建局、州卫生计生委、州旅发委、州国土局、州环保局、州水务局、州林业局、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州安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4 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研究制定政策鼓励、吸引企业参与,建立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体,政府财政补贴为支撑,应急单位资源资讯共享的综合性低空救援体系。探索与通航企业合作模式,率先在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探索建立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组建覆盖全州行政区域的空中应急救援力量。依托通用航空资源,探索建立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偏远山区、地面交通不便和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的空中救援体系,满足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森林防火、警务巡逻等需要。(州民航局牵头,州公安局、州卫生计生委、州国土局、凯里市政府、黄平县政府、天柱县政府、黎平县政府负责)   4.5 应急救援医院建设
  按照省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医院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统筹整合医疗资源,完善区域布局,依托州、县二级重点医疗机构,建设应急救援医院。按照平战结合原则,探索建设黔东南州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黔东南州化学中毒基地等,建设反应快速、能应对大灾的移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应急救援医疗专家队伍、设备保障、物资储备等核心能力建设,实现数据共享、视频会商、远程会诊等功能,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水平。(州卫生计生委牵头,州应急办、州安监局和各县〔市〕政府负责)   4.6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依托州内优势企业和现有资源,突出化工和输油气管道救援需要,统筹规划全州化工园区、危化企业和油气管道建设布局,建立一批州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根据各基地及其周边覆盖区域内应急救援需求,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救援装备,完善演练设施和生活设施,开展危险化学品处置和救援能力培训与演练,提高全州危险化学品泄露检测、物质甄别、堵漏、灭火、防爆、输转、洗消等应急处置能力。(州安监局牵头,州工信委、州住建局、州公安消防支队和各县〔市〕政府负责)   4.7 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推广麻江县疾控中心、凯里市第四小学、雷山达地乡好的经验和做法,以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旅游景区、重要民族村寨为重点,大力推进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对达到建设标准的基层单位进行授牌认定。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工作统筹和督促检查,强化基层风险评估、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播、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能力。(州财政局、州教育局、州工信委、州卫生计生委、州旅发委、州住建局、州民政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各县〔市〕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4.8 健全和完善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培训基地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完善必要的教育、科研、培训基础设施,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加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完善课程设置,发展应急管理学历教育、在职教育,培养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对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开设专门的短期、中长期应急管理培训,重点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等应对内容,采取课堂授课、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干部应急管理意识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充分发挥专家优势,为州委、州政府解决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重大问题提供决策咨询,切实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在突发事件防范与应对中的积极作用。(州政府应急办牵头,州教育局、州财政局、州科技局、凯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
  5.1 加强组织领导
  在州委、州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县(市)、各部门要把规划的落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各级应急机构建设,健全重要部门、重点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明确职能职责,配齐配强人员,保证规划实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加强工作统筹和协调配合,确实履行职责,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5.2 健全体制机制
  继续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制定完善应急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与应急指挥部之间的关系和权限,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决策职能和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协调职责。强化分工协作,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制、工作机制及专家组的建设,完善相关部门应急管理职责,明确州、县、乡三级政府应急机构的职责定位,做到职责清、层级明、效率高。   5.3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应急管理财政支出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完善应急资金投入统计和使用效能评估制度,提高应急资金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充分利用财政购买服务方式,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多元化应急保障资金保障机制,加大企业应急管理投入,鼓励金融对应急建设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应急产业。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作用,分散公共安全领域灾害风险和损失,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提供保险服务。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各级政府要把应急管理、应急项目建设和突发事件应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统筹保障,保障本规划中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经费需求。   5.4 强化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统筹和指导全州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的专项规划,各县(市)、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统筹做好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各项工作,及时调度安排,明确实施责任主体、责任人和保障措施。州发改委牵头,做好“十三五”重点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州发改委、州政府应急办牵头,建立完善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分阶段对规划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确保规划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全面按时完成。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