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哈住建发〔2021〕12号)


各区、县(市)住建局,地铁集团,各相关建筑施工企业:
  当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且病毒传播方式趋于多样化,国内多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不断出现,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按照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有关工作部署,为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建筑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紧压实责任
  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各区、县(市)住建局、地铁集团以及各相关建筑施工企业要切实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紧追感和责任感,坚决落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要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专班负责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各个分包单位,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对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其他成员单位项目负责人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做好相关工作,全力抓好施工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做好安全防范,全面加强管理
  严格落实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持非必要不离哈、不返哈,勿前往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出行的,请提前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备,并严格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凡境外抵(返)哈人员一律实行“14+7”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凡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抵(返)哈人员一律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社区健康管理+3次核酸检测(在第1天、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进行)”管控措施。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须立即报告属地社区、街道(乡镇),并协助其到就近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就诊。要加强安全防范,各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的围挡或围墙必须严密牢固,各出入口使用期间,必须由专职卫生员对进入人员进行扫码、测温、登记,核对人员情况,并配备相应的保安人员。   三、加强值班巡逻,强化人员管控
  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实施24小时值班和巡逻制度,配备足够的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与本工程项目无关的人员严禁进入。加强值班工作,对出入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的人员,实行登记管理。已登记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以外的人员,确需临时进入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办公区的,要指定专人进行接待,询问有关情况、检查身体状况和个人防护情况,进行扫码、测温、登记,经允许后进入,并监督其及时离开。要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要求,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要立即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就诊,就医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改善居住条件,严把食品安全
  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设置宿舍,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 由专职卫生员监督,经常保持室内通风。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垃圾桶等生活设施,环境卫生应保持良好。要从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工程项目设立食堂的,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证件齐全,要严格按照“人物同防”要求,切实做好查证溯源、申报备案、核酸检测、预防消毒等工作;工程项目未设立食堂的,施工单位应当选择经合法经营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订送餐,严把入门关、食品关,核实相关证照,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可靠。   五、落实防疫措施,加强后勤保障
  每天对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专职卫生员应每天对生活区和办公区的宿舍、办公室、厕所、盥洗区域、食堂、会议室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生活垃圾应存放在封闭式容器中, 及时清运,与建筑垃圾应分别运输和消纳。生活区远离施工区的工程项目,可组织租用专车接送劳务人员。确实有困难的,必须佩戴口罩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监督施工总承包和各分包单位配备齐全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口罩、体温表、体温检测仪、消毒物资等,各分包单位未能保障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保障。   六、严格疫情管理,做好应急准备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方案,做好随时启动应对的各项准备。工程项目一旦发现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工程项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配合属地卫健部门、医院及疾控部门做好排查、隔离治疗和居家观察等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保障等,并严格按照有关部门和机构指导,配合做好相关后续管理工作。对于未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方案的,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彻底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特此通知。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1月18日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