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道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道真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道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道真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
《道真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道真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全县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平安和谐道真做出积极贡献。 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建成覆盖各乡(镇)及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性的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负责制,不断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和应对处置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主要内容
(一)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政府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和总值班工作,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报送、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二)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乡(镇)、县政府各工作部门根据县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实际,抓紧编制、修订、完善本地、本行业各类预案。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重点抓好乡(镇)、村(社区)、医院、学校等基层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完善工作,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各行业、各单位预案体系,使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以及重大活动单位预案构成有机整体,确保联动有力、协调一致。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协同相关应急指挥部,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指导开展预案演练,特别是要通过开展跨乡(镇)、跨部门联合演练,促进各地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三)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的主体,要抓紧建立健全本地、本部门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网络,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库,建设基层预警信息员队伍并加强培训,明确其信息报告任务,同时鼓励群众报告相关信息。扩大对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易发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监测覆盖面。完成城区集中水源地、重大污染源等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完善全县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信息网络系统。推进动物疫情、食品药品监测、检验和报告系统建设。加强社会安全事件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四)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管理。建立县、乡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和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建立地方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需要。
(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应急救援队伍资源,形成以公安、消防、武警、预备役民兵为骨干力量,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事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专业应急指挥部每年至少要对专业救援人员集中轮训一次。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应对高技术、信息化条件下的突发事件提供技术保障。逐步建立社会化应急救援机制,电力、供水、通讯、金融等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
(六)加强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落实综合防范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隐患要限期治理,特别是对相对集中的城镇人口密集地高危行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标准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县应急办、维稳办、安委办、信访局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快速处置工作。乡(镇)、村(社区)、部门、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避免或减少突发公共事件。
(七)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本地本系统本行业的安全监管监察,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明确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整治,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培训,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八)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向上级政府报告,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责任主体,对迟报、漏报、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加强信息收集、分析与发布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媒体和现代传播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九)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事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并按规定及时报告。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积极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发生,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保护及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事故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措施等工作,及时组织恢复受影响地区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方法步骤
(一)成立机构,明确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要及时调整、充实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
(二)全面排查,掌握情况。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相应工作职责,立足应急工作实际,针对各项工作任务,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
(三)加强整改,不断完善。对照目标任务,认真研究、分析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出整改措施,能整改的要及时整改到位,因条件限制,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列入工作计划逐步实施。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真正将应急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变被动应急为主动应对。将应急制度列入本单位工作制度,建立应急长效制度。
(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沟通协调,做好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的衔接,共同分析研究应急管理工作的漏洞,共同解决问题。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三)创新思路,讲求实效。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不同特征,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应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利于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