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徐州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
(徐卫应急〔2012〕15号)


各县(市)、区(开发区、企业)卫生局(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卫生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市县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方案》,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市卫生局决定从2012年12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启动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并组织制定了《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印发给你们。现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风险评估工作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卫生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核心能力来抓,要充分利用风险评估的结果,做好风险沟通、预警发布、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真正实现卫生应急工作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要认真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卫办应急发〔2012〕11号)、《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试行)》(中疾控疾病〔2012〕35号),进一步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实施,确保风险评估工作顺利推进。   二、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各地各单位要根据《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组织管理、评估内容、工作流程与工作要求;要指定评估机构,成立本地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专家组,就风险评估开展定期会商和督导检查;要指定专人承担风险评估工作的相关联系和协调工作,加强部门协调,做好人员、技术、经费等保障工作。市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的技术指导,制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并承担市级突发事件日常风险评估工作。   三、认真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工作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分为日常风险评估和专题风险评估。日常风险评估主要根据常规监测数据等信息对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开展初步、快速评估,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定期开展日常风险评估;市、县级日常风险评估至少每月开展一次,并于每月6日前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报送上个月的评估报告,基层社区日常风险评估工作周期由各县(市、区)卫生局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专题风险评估主要针对国内外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开展全面、深入的专项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专题风险评估主要由各级疾控机构和其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随时开展。   四、风险评估启动时间安排
  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分试点启动和全面启动两个阶段: 2012年7月份市本级和铜山区已成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专家组,并启动了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每月开展一次日常风险评估;各县(市)、区(除铜山区外)要在2012年12月1日起启动本地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专家组,并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每月开展一次日常风险评估。
  附件: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徐州市卫生局
2012年10月22日

  附件:
  全市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卫生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中国疾控中心《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试行)》要求,为建立健全市、县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减少事件发生,减轻事件危害,市卫生局决定于2012年12月起在全市范围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为确保风险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指导各地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确定市、县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   二、组织管理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制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开展督导评估;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具体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当地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三、风险评估内容
  参照《全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试行)》,开展市、县两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
  (一)市级评估内容
  1.日常风险评估:每月对本辖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开展评估,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风险等级和风险管理建议。
  2.专题风险评估
  (1)日常评估发现需要进一步深入评估的内容。
  (2)辖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较大级别以上事件,或两个以上县(区)发生可能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一般级别以上的事件。
  (3)大型活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及其他需开展专题评估的情形。
  (二)县级评估内容
  1.按照县(区)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见附件1),每个工作日收集相关信息(包括网络直报信息、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媒体监测信息、公众反映的热点信息等),进行初步风险识别和分析,做好日常风险评估工作记录(见附件2)。
  2.发现需进一步评估的内容,或本辖区内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报告时,按照专题风险评估表(见附件3)进行深入评估。风险分析要素可参见附件4的相关内容。必要时,撰写专题风险评估报告。   四、工作要求
  各地要制定风险评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要做好评估工作总结,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机构报告评估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市疾控中心要做好月度风险评估(每月第5个工作日前)和专题风险评估,及时完成评估报告并在2个工作日内报至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
  县(区)要做好每日风险评估工作记录。需进一步评估的内容,填写专题风险评估表,在2个工作日内报至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   五、时间安排
  风险评估工作分试点启动运行和全面启动运行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试点启动运行阶段)
  2012年3月份,省卫生厅召开全省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启动会,市级和铜山区先期开展风险评估相关准备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培训,成立专家组,准备启动市级和铜山区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
  2012年7月份,市级和铜山区启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10-12月开展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督查,交流试点工作经验,总结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于2012年12月底前报市卫生局应急办。
  (二)第二阶段(全面启动运行阶段)
  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召开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启动会,开展风险评估技术培训,对各地准备情况进行督导检查。2012年12月份,所有县(区)全部启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
  附件1:
  县(区)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日常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略)
  附件2:
  县(区)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日常风险评估工作记录
  单位名称:          
  填表人:             填表日期:      

信息分类

信息详情

1.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分析结果

需要关注的

病种名称

需要关注的理由

1.异常增多

2.聚集性发病

3.异常死亡

4.少见、罕见病种

5.其他(请注明)

初步核实是否属实

是否需要专题评估

是否开展专题评估

备注

      
      
      
      

2.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

预警病种

初步核实是否属实

是否需要专题评估

是否开展专题评估

备注

     
     
     

3.突发事件报告信息

事件名称

事件级别

病例数

死亡数

初步核实是否属实

是否需要专题评估

是否开展专题评估

备注

        
        

4.媒体监测及公众反映热点信息

需要关注的信息

初步核实是否属实

是否需要专题评估

是否开展专题评估

备注

      
      
 

5.其他关注的信息

 
      

  附件3:
  县(区)级突发事件公共卫专题风险评估表
  单位名称:

评估议题

 

评估缘由

 

风险描述

 

风险分析

1.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潜在的公共卫生影响

 

3.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

 

风险评价

(风险水平)

1.高□

2.中□

3.低□

 

风险管理建议

 

 

  评估专家(签字):
  评估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
  附件4: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分析要素
  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可参照以下要素进行评估:
  (一)当地是否发生过此类事件或具备发生此类事件的条件。
  (二)周边地区是否否发生过此类事件,此类事件是否可能涉及到本地区。
  (三)当地是否存在此类事件发生的特殊风险因素。   二、潜在的公共卫生影响
  可参照以下要素进行评估:
  (一)风险影响的地理范围、涉及人数。
  (二)造成的病例数和(或)死亡数。
  (三)事件不寻常或出乎意料。例如:
  1.事件由未知因素引起,或其来源、传播途径、控制措施不明确。
  2、事件发展比预期严重(包括致病率或病死率),或症状罕见。
  3、事件发生的地区、季节或人群异常。
  4、引起事件的疾病或因素已在我国消灭、根除,或以前从未报告、发生。
  (四)存在跨地区广泛传播的风险。例如:
  1.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与其他地区的类似事件存在流行病学联系。
  2.事件发生在大型集会地区,有可能引起跨地区传播。
  3.指示病例在多个地区有旅行史。
  4.由环境污染等引起的事件,可能跨地区蔓延。
  (五)有可能产生重大的公共卫生影响。例如:
  1.传染性高、病死率高。
  2.没有有效防控措施。
  3.发生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者、营养不良者等。
  4.发生于特殊时期,如重大活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
  5.事件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
  6.有毒有害物质大范围播散,如被污染的市场化销售的食品和饮用水、核事故等。
  (六)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例如:
  1.时间已经或可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关注。
  2. 时间已经或可能引起公众关注。
  3. 时间已经或可能引起媒体关注。   三、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
  可参照以下要素进行评估:
  (一)风险的承受能力。例如:
  1.人群的脆弱性(易感性)。
  2.政府、公众可接受程度。
  (二)风险控制能力。例如:
  1.是否有处理类似事件或风险的经验。
  2.是否有诊断、治疗手段,医疗机构是否有收治能力。
  3.是否有防控手段,是否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如人力、预防性药物和疫苗等。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