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手册的通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手册的通知
(吉建管〔2022〕13号)
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局,长春新区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梅河口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有序推进项目开复工,我厅制定了《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手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我厅4月15日印发的《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疫情防控期间开复工指导手册的通知》(吉建管〔2022〕8号)同时废止。
附件: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手册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4月29日
2022年4月29日
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手册
一、总 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统筹做好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制定本工作手册。 本工作手册结合我省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根据《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全省复工复产企业员工返岗工作方案》《吉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临时工作指南》《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等疫情防控要求,落实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期间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随着疫情全面解封,本工作手册将适时作出调整。
二、疫情防控责任体系 各地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制定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指导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建立网格化包保机制,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实施干部包保责任,每个项目均有包保责任人。卫健部门强化对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对发生疫情的建筑工地做好封闭、隔离、消杀等相关工作,对确诊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公安部门负责牵头完成疫情流调溯源、转运等相关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工作。项目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村)负责域内所有建筑工地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等相关工作。 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负首要责任,牵头建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指挥部,成员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成,各相关项目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组织制定并落实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挥、协调、保障和对外联系等事项。 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负直接主体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和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施工现场人员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测温和健康监测,按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落实封闭管理要求,坚决杜绝私自离开施工现场和生活区。 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开展检查并提出建议。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所有房屋市政工程项目要根据要求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提高信息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旦发生疫情,建设单位第一时间向社区、防疫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属地政府报告,属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告。
三、人员管理 有序组织省内施工现场人员返岗,疫情期间具体流程为施工企业为返岗人员出具复工复产证明,本人及所在企业出具承诺书(包括人员信息、工地位置、人员健康状况、回单位后采取闭环管理等内容),报返岗人员所在社区。社区为返岗人员出具居民出行通行证,由单位安排点对点运送到施工现场。 对来自防范区、无疫区的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和当日抗原检测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点对点运送到施工现场。 对封控区、管控区人员要认真甄别是否具备返岗条件,原则上非必要不安排返岗。确有需要返岗者,所在楼栋近7日内无新发病例,且7日内不属于密接、次密接人员,近7日内2次以上核酸检测为阴性,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7天健康监测,期间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外省务工人员返回我省施工现场的,低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和当日抗原检测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点对点运送的,可直接进入施工现场;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自行返回的,由单位安排7天健康监测,期间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单位安排14天健康监测,期间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加强接收地与输出地的对接,采用点对点、直达式运输服务,实施全程防疫封闭管理,实现“家门到车门,车门到施工现场”的精准流动,确保务工人员安全返岗。 所有进场人员持吉祥码、行程卡,并符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返岗后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严格落实“落地即检”。疫情全面解封前,项目开复工14日内,所有施工现场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疫情全面解封后,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施工现场人员实行全封闭管理,新进场人员与原有人员实行分区居住,在不影响消防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在区间设置不低于1.8m围挡隔离,避免人员交叉流动。进场后实行工地、宿舍两点一线,做到封闭管理。 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真实采集和录入全部进场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工种、班组、籍贯、联系方式等实名信息。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准确掌握人员疫苗接种次数,乘坐交通工具,车牌号/班次,返岗时间等健康和流动情况。 所有施工现场人员,每天体温检测不少于2次。按要求佩戴N95口罩,更换后要按照废弃防疫物资妥善处理。 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疫情防控培训指导。 教育引导施工现场人员不散布虚假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反映合理诉求。
四、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和吉祥码、行程码查验,凡发现异常状况的,禁止其进入并妥善处置。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现场围挡、围墙确保严密牢固,围挡的高度临主干路不低于2.5m,临一般路段不低于1.8m。施工现场设置一定数量的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到施工现场主要区域和出入口,确保项目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现场疫情防控状态。 施工现场设立与其他区域硬隔离的缓冲区,对于运送材料、生活物资、防疫物资等进场车辆,查验随车人员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吉祥码、行程码和体温,无异常状况的,将驾驶室张贴封条后,方可进入工地缓冲区。一般物资装、卸车结束后,司机及车辆立即离开工地缓冲区,随即做好有关区域消杀处理。混凝土、大型构件等不适宜倒运的物资,在缓冲区进行消杀后,驶入作业区,随车人员全程不允许下车,装、卸车结束后,立即消杀离开工地。物资交接使用电子签单、视频清点等方式,确保全程无接触。 优化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采取小规模、分工种、分工序作业的方式,科学处理交叉作业,在工艺、工序允许的前提下,缩小作业单元,合理调配使用施工人员和机械力量,固化班组成员,避免频繁交接班,严格掌握班组活动轨迹,做到“易切断、可溯源”。 每天对人、物、机械设备和环境进行2次消杀,在公共区域设置标识醒目的涉疫垃圾专用回收箱(有盖垃圾桶),定时清运涉疫垃圾和生活垃圾。对施工机械、起重机械驾驶室及操作室等密闭狭小空间及长期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
五、办公区、生活区管理 办公区应保持环境清洁,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两人(含)以上的办公室,工作期间必须全程佩戴N95口罩。 办公区应保持洗手设施正常使用,并应配备消毒洗手液。每天进行2次消杀,重点消杀部位包括门把手、垃圾桶、卫生间等。 宿舍应以工种、班组或同行人员为单位进行分配,尽量降低工地宿舍居住密度,一般每间控制8人以内,原则上每间不超过12人。疫情全面解封后,若执行以上规定仍确有困难,可适当放宽,但应满足《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相关规定。 与外界有接触的人员,应单独居住,与施工现场其他人员分开,确保全程无接触。 根据施工情况可采取错时进出场,错峰使用卫生间,减少聚集风险。宿舍做好通风及每天不少于2次的消毒。 加强住宿区管理,每间宿舍门口必须张贴居住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工种和入场时间等。生活区所有人员不准乱串房间,不随意跨区走动,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扎堆、不聚集打扑克等,降低交叉传播风险。 施工现场人员正确使用和存储消毒液、消毒设备、酒精等防疫物资,防止意外吞食中毒或引发火灾。酒精应单独隔离放置,宿舍内严禁放置酒精。 疫情期间应采取盒餐的形式隔离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严禁堂食和集中取餐。 工地食堂应严格执行卫生防疫规定,严格冷链食品管理,不得使用进口冷链食品。设置符合要求的消毒设施(消毒柜等),对人员餐具等进行集中消毒。加强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对食堂进行整体消毒。 食堂工作人员(含厨师)持健康证上岗,加强员工卫生培训,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所有采购食材应在指定区域进行消杀,静置一定时间后,再送到储藏间、操作间。对食材采购地点进行登记,以便疫情溯源。
六、物资保障 按照进场人数配备至少可供一周使用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N95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手套、消毒用酒精、消毒洗手液、智能体温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且物资补充渠道快速、可靠。
七、应急处置 建立应急机制。项目部要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机制,按照项目所在地分区分级标准及时制定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组织应急演练,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设立临时隔离区。工地设置单独的隔离观察区,用于临时隔离观察人员的单独生活居住,隔离观察区应远离施工区和生活区,并作出明显标识。 当现场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异常症状人员至临时隔离区,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沟通协调疫情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接属地街道社区、卫生健康等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建筑工地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或有工作人员经医疗机构检查诊断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要做到“五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向项目所在地社区、疾控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封闭,所有人员不得进出;第一时间隔离,对异常人员同宿舍人员、同班组作业人员进行隔离,等待疾控部门进行流调;第一时间停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所在班组的施工工序实施局部停工;第一时间消毒,配合疾控部门对患者活动场所、使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