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同政办发[2016]15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
  《大同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28日

  大同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种风险的能力,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一)工作成效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大同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各类事故防范能力,应急处突、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高,有效减少了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保障全市安全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编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2.7万件,其中,市级总体应急预案1件、专项应急预案34件、部门应急预案58件,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辐射到点”的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印发了《大同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预案动态管理和演练工作稳步推进,应急预案体系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2、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的预警体系和监测网络,建成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120个区域自动观测站、1个沙尘暴监测站、7处省级洪水预报站点、6个地震监测站、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551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29个林火远程监控点、3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25个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点等。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动物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建立了动态信息报送、情报研判和预警发布系统。
  3、救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应急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了以地震救援、矿山救护、卫生防疫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解放军、民兵预备役为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市已组建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57支14500人。二是应急物资储备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生产、储备、更新、调拨等机制进一步完善。建成了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1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1座、消防应急装备物资区域储备库1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1座、市级医药储备库1座。三是通信保障日趋完善。建立了有线调度系统、无线调度系统、多路传真系统、短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和短信平台组成的应急通信体系。装备了通信应急车辆14台。配备了卫星电话55部,建立了每季度拨测制度和应急联通保障制度。四是避难场所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1个国家标准I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面积919.68万平方米,可容纳城镇人口41.99万人;在建12个国家标准Ⅲ类以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面积540.55万平方米,可容纳城镇人口52.46万人。另有7处人防工程建设面积16万平方米,经改、扩建后可兼容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容量5.3万人。
  4、宣教培训深入推进。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载体和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震减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环境安全、消防安全、110报警求助、卫生急救、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火等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认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应急培训和应急管理干部实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应急管理能力。全市形成了以培训基地为抓手、以基层为重点、以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决策和处置能力为目标、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应急科普宣教体系。
  5、应急处置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我市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无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妥善处置了2013年高速公路“4?18”甲醇车侧翻导致甲醇泄露事件、2014年雁北广场建筑工地“11?17”塌方事故等突发事件,协调社会力量协助省政府妥善处置了2015年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4?19”透水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体现了事发高效响应、事中有效处置的应急机制重要作用,全面检验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二)薄弱环节
  1、“一案三制”建设亟需进一步深化。应急预案仍存在针对性、操作性不强,预案演练、评估、修订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部分县(区)及有关部门依然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明确、职责不清晰、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应急运行机制不健全,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协同联动不够,各类救灾要素难以有效整合,导致应对突发事件难以快速形成合力。与应急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
  2、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尚未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部分领域应急队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人员年龄老化、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专业队伍培训演练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实战需要;应急物资储备品种不全,数量不足,大型、特种应急救援装备缺乏,应急物资装备信息管理机制尚未形成,难以实现各类应急物资共享和综合动态管理。应急避难场所数量不足,功能不够完备,建设与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3、应急技术支撑能力仍显薄弱。市政府应急平台尚未建设,多数县级应急平台建设尚未启动,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功能完备的全市应急平台体系亟待推进。地震、气象、水利、林业、交通、环保、煤炭等专业部门的数字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4、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增强。乡镇(街道)应急体系薄弱,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少,缺乏系统培训,应急装备欠缺,工作经费缺乏;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特别是农村设防水平低,现场先期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全社会应急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宣教培训计划性和系统性不强,宣传形式和手段不够丰富,公民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社会动员机制还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较低,专业领域志愿者发展不足。   二、“十三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总体要求
  (一)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美丽大同、富裕大同、幸福大同的关键时期。全市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然繁重,对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加快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应急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自然灾害方面。我市地处黄土高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复杂,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机率较大。市内存在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繁重。受全球气候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易发生旱涝灾害、霜冻冰雹、沙尘暴等气象灾害。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2、事故灾难方面。我市煤矿、非煤矿山、化工、交通运输、建筑等高危险性企业多,安全基础设施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仍然存在。随着社会经济与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全市生命线工程的建设总量不断增加,保障标准不断提升,环境事件的突发概率大幅上升,防御任务加重,相关事故的预防与处置难度日益加大。
  3、公共卫生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突发急性传染病和新发、不明原因疾病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霍乱、鼠疫、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突发动物疫情复发、多发的风险增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隐患仍然较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重依然较高。
  4、社会安全方面。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诱发突发安全事件的因素增加,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类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我市面临的涉恐风险和暴恐威胁现实存在,特别是随着疆内严打和内地涉恐敌情日益严峻,发生暴恐案件的风险呈逐步上升趋势。因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村矿纠纷、非法集资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样多发。网络舆论传播技术和手段日新月异,舆情监控与管理工作难度日益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日趋复杂。
  (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进“六大发展”,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为目标,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主线,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强化预防治本,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全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相统筹,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效、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全局。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全市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为我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全市应急资源。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重点加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及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整合资源、平战结合。充分利用存量,挖掘潜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各县区、各部门、各行业应急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坚持平战结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培训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照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科学稳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3、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与公共安全风险相匹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更加健全,应急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应急队伍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应急物资及装备更加齐全,紧急运输保障和通信保障更加有力,公民应急意识不断提高,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十三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按照应急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提出“一案三制”、风险管理与监测预警体系、应急平台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恢复重建能力、科技与产业支撑体系、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体系等10个方面的具体建设任务。
  (一)“一案三制”建设
  1、完善应急预案
  (1)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发布、备案、修订和评估工作,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精编化”,及时修订完善现有应急预案,促进单位和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全覆盖。
  (3)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完善演练管理制度,推进“双盲”演练,强化针对性、实战性。
  (4)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扩大应急预案发布范围,提高全社会对应急预案的知晓率。
  2、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深入推进县区政府和应急管理重点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落实应急管理专职领导和人员编制,加强公安、民政、卫生、安监等专项预案牵头部门的应急机构建设,强化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督查指导职能,做到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2)加强以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等基层组织和单位为重点,推进健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3)健全完善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资金保障、物资管理、应急避难场建设与管理、社会动员、救援队伍和重大应急装备调用等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4)推进与相邻城市区域性应急协作,完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协同处置等应急联动机制。
  3、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深入实施《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健全完善相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2)研究制定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或有偿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应急物资调度、征用管理制度。
  (3)加快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人员密集场所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二)风险管理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1)开展重点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加密重点区域地震观测台站,强化震情跟踪。
  (2)完成全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
  (3)开展对大(中)型水库和病险水库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为重点的排查治理,制定全市地质灾害风险图。
  (4)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调查,建立火险隐患数据库,编制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分布图。对全市动植物疫病、虫害隐患进行排查,编制风险图。
  (5)开展重点流域、工业集中区、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的环境风险源调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实现环境风险分级分类动态管理。
  (6)开展矿山、电力、住房和城乡建设、化工、油气、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通信、水利、旅游等行业的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
  (7)推进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向基层延伸,重点做好传染病、食品和药品安全隐患排查。
  (8)开展经常性的关键基础设施、重要防护目标、群体性事件等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建立社会安全隐患数据库。
  2、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
  (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重点区实施加密监测,进一步完善全市流动地球物理场观测台网建设,提升地震速报、烈度速报、地震预警服务能力。
  (2)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农业、环境、交通、水文、地质灾害、能源电力、旅游等重点领域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实现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和风险预警。
  (3)升级改造现有的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增加自动识别烟雾、自动报警、自动定位等功能,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对森林火情的监测效率。
  (4)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功能,对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及时作出早期预测预警。
  (5)健全环境应急监测网络,加强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监测、污染源特征污染物监测,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和能力建设。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和平台,加强大气环境风险源集中区域的大气环境监测。
  (6)拓展交通运输系统实施的危险路段、桥梁、隧道及重点营运车辆、重点水域安全监控网络,提高公路和水路交通安全监测预警能力。
  (7)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突发事件监测网络,提高对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
  (8)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药品安全网络直报系统功能,提高传染病疫情、食品药品安全的早期预警和及时发现能力。
  (9)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价格行情监控系统,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市场的监测,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导致的生活必需品市场抢购、脱销断档等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
  (10)完善社会安全事件情报信息网络,整合警务云平台、情报平台、合成作战平台,健全情报信息会商研判机制,实现社会安全事件的综合研判、重点人员动态管控、重大事件预警防范的目标。
  (11)建成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整合各部门预测预警信息,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
  (三)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1、实施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
  统一技术标准,实现市政府应急平台与省应急平台、省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以及市直部门应急平台、市和县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指挥、异地会商和现场图像采集等功能。推进应急数据库建设。
  2、推进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现有政府网络资源,启动建设县级应急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应急平台以及各应急单位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逐步完成应急信息数据录入,实现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的共享,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3、完善专业应急平台建设
  (1)完善提升公安、民政、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地震、气象、民航等部门专业应急平台功能建设,推动资源整合,实现互联互通。
  (2)依托市、县安全生产信息直报系统,拓展功能,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形成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3)建设地质灾害指挥应急平台,实现查询统计、风险评估、稳定性评价、辅助决策、模拟仿真等指挥功能。
  (4)推进和完善煤炭监管信息平台项目“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强化各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深化平台在救援指挥、资源管理、重大危险源监管监控和预警等方面的应用。
  (5)加快推进市、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完善指挥协调、专家研判、视频会商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6)建设完成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和县级直报点,形成食品安全信息直报网络。进一步扩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的应急协调指挥功能。
  (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公安、武警和驻同部队突击力量建设
  (1)加强公安特警、消防特勤队伍救援力量建设,强化装备配备,提高应急处突、维稳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完善现有依托公安消防组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2)加强武警和驻同部队抗灾救灾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地震救援、危化救援、森林灭火、抗洪抢通等专业救援装备,开展军地联合演练,发挥武警和驻同部队应对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的重要突击作用。
  2、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抗震救援、防汛抢险专业救援队伍建设,配齐地震、水利、化工、医疗、通信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装备。
  (2)建立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伍,补充配备现场监测等设备,提高快速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能力。
  (3)加强矿山救援队伍建设,满足矿山事故灾难救援需要,拓展功能,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等安全生产其他领域提供服务,实现一队多用、一专多能。
  (4)加强危险化学品、油气应急队伍建设,配备专业装备,提高快速抢险能力和救援水平。
  (5)加强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交通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
  (6)健全完善环境监测应急队伍,提高快速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7)完善卫生应急队伍机制,承担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治和卫生处理任务。
  (8)组建完善一支150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提升森林灭火能力。
  3、推进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1)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电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应急技术装备和训练设施,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
  (2)整合资源,指导企事业单位按地域共建各类专兼职应急队伍,建立应急互助机制,确保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在当地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4、完善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建立专家数据库,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完善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经常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
  5、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
  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基层社区等组织,组建各类应急志愿者队伍。继续加强青年应急志愿者的招募、技能培训和管理,开发应急志愿服务项目,健全应急志愿服务表彰激励机制。
  6、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
  培育发展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员等基层综合信息员队伍,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发挥信息员在灾害信息采集报送、预警信息传播、协调社会资源、重建社会关系、恢复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1)完善应急物资分级储备制度,形成重要物资、应急装备和基本生活物资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健全应急物资综合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征收征用、余缺调剂与调运机制。
  (2)拓展多种储备渠道,采取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方式,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及损耗的核销;补偿政策和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物资紧急动员能力。
  2、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
  (1)加强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逐步实现市级库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县级库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加大救灾物资采购力度,逐步达到应对市级救灾应急预案四级应急响应的物资储备量。
  (2)加强农林业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统筹管理,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科学规划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及区域分布,市县分级储备。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草原防火、农作物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3)健全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保证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充足率100%,森林防火物资保障实现3小时抵达火场。
  (4)依托大同煤矿集团等重点煤炭企业及矿山救护队,重点储备快速高效的排水、灭火、破拆支护设备和先进适用的侦测、搜救、防护装备等抢险救援物资。
  (5)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重点加强自然灾害、突发急性传染病、职业中毒、化学中毒、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所需药品、设备、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卫生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资源,完善调拨、更新、补充机制,形成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保障和储备体系。健全医药储备核销补偿机制,建立县级医药储备,形成市县联动的医药储备体系。
  (6)加强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应急物资储备,配置相应的特种设施及配套设备。
  (7)建设警用应急物资储备库,设立用于储备各类必需的武器弹药、警用械具、警用防护装备、警用车辆、特种工具、通信器材等警用装备的警用装备仓库。
  (8)健全市县两级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采取政府财政贴息方式,依托企业合理确定储备生活必需品种类和数量,科学设立储备点,以满足应急需要。
  (六)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应急交通综合协调机制
  (1)健全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应急运输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应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应急绿色通道制度。
  (2)健全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运输保障协调机制,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危险发源地的通达能力。
  (3)完善应急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掌握资源分布情况,统一调度运输力量,优化紧急运输方式。
  2、提高公路、铁路应急运输能力
  完善公路、铁路运输能力应急调度机制,提高现有公路、铁路运输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补充完善重要交通枢纽的工程抢修装备,提高清障及修复能力。
  3、加强航空应急运输能力建设
  运用民航运输资源,充分发挥航空投送的优势,提高航空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七)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1、提升通信网络抗毁能力
  加强网络多路由、多节点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容灾备份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各通信企业的网络建设,提升网络间互联互通水平,逐步推动跨企业网络互为备份,提高公众通信网的整体可靠性和抗毁能力。
  2、提升通信网络应急服务能力
  全面升级改造公众通信网,满足紧急情况下党政重要部门、重要单位及应急处置人员通信需要。
  3、提升专用应急通信系统
  完善公安、民政、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卫生计生、人防、气象等部门现有应急通信系统,根据自身需要增强保密通信设备,按标准配齐适用的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无线通信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加强地震应急无线短波电台通信系统工程建设,实现在极端情况下的通信畅通。
  (八)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1、加强现场恢复能力建设
  (1)健全灾后救助快速反应机制,尽快恢复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和社会正常秩序。健全现场灾情信息通报机制,提供心理干预,稳定受灾群众情绪。
  (2)加强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热、交通、广播电视和通信枢纽等系统破坏情况调查和快速抢险能力建设。
  (3)健全社会资源征用补偿机制,保障受灾地区食品、药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快速供应。
  (4)加强废弃物、污染物和病死牲畜清理与无公害能力建设,保障灾区环境卫生。
  2、加强城乡建筑抗灾能力建设
  (1)提高城乡建筑抗震、防火设防能力,增强综合抗灾能力。推进农村住房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提高抗震减灾能力。
  (2)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工作,拓展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疏散基地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设置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储备一定数量的食品和药品。
  (3)在学校、医院、商场、机场、车站等人员集中公共场所,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险场所”指示标志,注明避险方向和距离。
  3、加强调查评估能力建设
  (1)健全各类突发事件灾情评估机制,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开展灾情调查评估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2)依托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加强灾情评估和重建规划能力建设,开展对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突发环境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动植物疫情等灾害的调查评估,做好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3)加强对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等公共建筑物及民宅因灾受损情况的普查,在科学评估现实和潜在损失(损害)的基础上,界定受损程度,确定危险区段,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九)科技与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1、开展应急理论研究
  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在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研究、重特大事故和危险源监测、预警、防治、应急救援、事故分析处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组织应急管理专家和教学科研机构开展专项技术、理论研究。
  2、加强关键技术研发
  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加强应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重点开展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气象灾害、火灾事故、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群体性中毒、动植物疫情及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重大应急技术及装备研发。
  3、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落实加快应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推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运用,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应急产品市场,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十)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体系建设
  1、开展应急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1)推动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教育体系,落实教材和师资,在大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继续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安全及应急意识。
  (2)依托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资源,加强应急广播工作,实现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预报、现场实况、灾难救援、应急知识普及教育等信息实时发布传播,拓展公共安全、防灾科普宣传渠道,增强宣教效果。
  (3)充分运用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和应急避难场所等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展览,开设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网站,编发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知识读物,提升公众安全防范、报警求助、自救互救等意识和能力。
  2、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
  (1)依托市行政学院,建立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基地,健全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制度,开办各种专题的研讨班和培训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
  (2)依托现有各类各级训练基地资源,实现对全社会的开放共享,健全应急培训教学网络系统,推广模拟演练教学,完善应急培训方式和手段。
  (3)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演练,特别是加强地方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的联合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   四、“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
  在整合现有应急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应急体系建设的实际,提出8项重点建设项目。
  (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项目
  继续完善市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进一步推进系统升级,与省级系统业务化对接,推动各类预警信息接入,协调各类发布渠道资源,实现多种发布渠道的互联互通。加快市、县两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成针对不同群体的智能手机接收系统、预警专用接收机子系统、预警电子显示屏子系统、有线广播电视前端接收子系统等建设,实现乡村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
  (二)应急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加快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市级各专业应急平台,建设服务全市的应急系统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应急预案管理、信息汇总、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模拟演练、综合评估等功能。继续推进市、县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完善移动指挥平台和应用软件系统,加强应急数据库建设,实现市、县与省应急平台体系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三)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
  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按照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在市区至少建设1个国家标准I类和2个国家标准II类应急避难场所、每个县城至少建成1个国家标准Ⅲ类应急避难场所。
  (四)市级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依托武警大同支队训练基地、公安消防支队训练基地和同煤矿山救援基地,完善训练设施,拓展功能模块,建设市级综合应急训练基地,承担各类训练任务,提高应急队伍救援能力。
  (五)市级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依托市行政学院,增加必要的应急模式演练和应急管理相关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培训装备,建成市级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承担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任务,提高全市应急管理水平。
  (六)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
  以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或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中心)为基础,建立1?2个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配备先进的应急救援设施和教学培训设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七)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建设项目
  配合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设我市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为公众、社会以及重要工程项目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提高全市地震安全服务能力。
  (八)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改建扩大民政救灾物资储备库、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交通运输应急物资储备库、农林业应急物资储备库和森林防火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市级公安警用应急物资储备库。   五、相关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编制本县区、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保证规划实施效果。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与项目审批部门沟通联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程。
  (二)健全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健全规范应急资金保障制度,将乡以上各级政府应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处置与救援等应急资金的需要。建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应急资金的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项目投入,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三)推进社会参与应急管理政策
  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事前防灾防损和事后经济补偿作用,推动发展高危行业、环境污染等责任保险。推动建立完善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捐赠、志愿服务等援助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突发事件预警、防控服务,拓宽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服务中的参与途径。制订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享应急物资储备的办法。研究落实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等优惠措施。
  (四)加强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
  通过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及基金等,加大对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整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的资源,探索建立应急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完善应急专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开展应急管理交流和合作,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规划监督评估机制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筹做好应急规划实施的监督与评估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评估,提出对策建议,确保落实到位。完善监督考核、奖惩激励机制,认真督查应急规划落实情况,确保规划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全面完成。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