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实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实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泉政办明传〔2020〕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泉州市实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10日
2020年7月10日
泉州市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行动方案的通知》(闽政办发明电〔2020〕32号),结合泉州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现代特色农业
提升十大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推进茶产业、设施蔬菜、特色果业、食用菌产业、生猪产业、特色畜禽产业、丰产竹林、精品花卉苗木和现代渔业9大工程建设,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推进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提升特色农产品加工增值增效能力。加快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安溪等15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7个福建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建设,发挥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带动作用,带动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增长。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开展我市“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宣传推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活动,鼓励龙头企业和知名电商到主产区设立营销基地,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到2020年底,实施现代农业重点建设项目62个,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林业局、海洋渔业局、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二)先进制造业
1.传统优势产业
(1)纺织鞋服
提高纺织纤维和面料的功能性,依托中纺院等科研机构,开发新型功能性、差别化服装用纤维、家居用纤维和产业用纤维。加大印染关键环节研发力度,鼓励纺织鞋服龙头企业与印染企业强强联合,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支持石狮等漂染(印染)集控区创新发展绿色印染技术,重点突破印染、后整理等关键工艺技术。加快发展新一代时尚、功能、智慧服装,引领制鞋企业向鞋材面料高端化、工艺智能化、机械装备自动化、品牌区域化发展。引导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开展“手拉手”对接,鼓励区内纺织鞋服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区外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进先进生产工艺、设备;支持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库,支持企业创建各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金融支持,支持行业用电大户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电费结算,指导金融机构扩大定向融资支持,简化信贷业务办理手续。到2020年底,全市纺织鞋服产业实现产值5754亿元(其中,纺织服装产值3456亿元,鞋业产值2298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科技局、人社局、金融监管局,石狮市、晋江市人民政府,国网泉州供电公司)
(2)建材家居
石材产业,培育石材工业设计,引导石材企业开发和生产石材精品和深加工产品,拓展石材文创、石材科技,强化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和招标,提供加工、安装一条龙定制化石材生产,推动石材业与建筑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建陶产业,实施材料革新,引导企业加快大板、薄板、岩板等建陶产品创新,以高附加值产品占领市场,巩固产业链发展;实施建陶业装备智能化改造,扩大陶瓷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3D打印装备、专用机器人和自动分捡包装技术等的应用,提升产业装备水平。水暖厨卫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作用,加快智能杀菌马桶、“石墨烯+”整体厨卫等健康厨卫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完善五金、铸造等行业配套项目布局,推进石狮九牧五金铸造项目建设,补齐产业链条;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行业资源和产能的整合,带动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到2020年底,建材家居产值达到4270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晋江市、南安市、永春县、安溪县人民政府)
(3)食品饮料
建设食品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大型休闲食品及其原辅料专业市场,形成百亿元的年销售额商业圈;鼓励企业开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智能营销新业态,推动电商平台资源为企业入驻开通绿色通道,并给予流量、营销培训等支持。支持食品饮料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烘培食品、方便食品生产线开展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巩固产业链优势;加大新产品开发,加大方便健康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供应,增加产业链竞争优势,推动烘焙食品、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等休闲食品转型升级,以达利、盼盼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引导食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施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建设乌龙茶产业集聚区,拓展茶叶种植、精深加工、茶点生产及销售物流产业链。加大区域和行业品牌培育,推动企业开展绿色(有机)食品、原产地地理标志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申请认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建立全国统一物料和设备采购、食品安全管控、技术研发、营销等平台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产值1309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农村农业局、海洋渔业局、商务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晋江市、南安市、安溪县人民政府)
2.重化产业
(1)石油化工
加快推动湄洲湾石化基地规划修编,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推动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争取中化百万吨乙烯、百宏PTA等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快国乔6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及45万吨/年聚丙烯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中化芳烃和化纤、联合石化乙烯等项目加快报批。建链补链石化产业链条,发展烯烃多元化、合成纤维、塑料橡胶、工程塑料、专用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石化园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安全环保体系建设,提升石化产业发展基础。到2020年底,石化产业产值规模达3000亿元。(牵头单位: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工信局,泉港区、惠安县人民政府)
(2)高端装备
培育壮大明星企业,重点扶持南方路机、泉工机械、晋工机械、嘉泰数控等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装载机、挖掘机、叉车、混凝土搅拌机械、高端数控机床等优势产品;推广华宝科技公司制鞋智能生产线应用,发展制鞋装备产业,打造智能轻工装备基地。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发展,重点推进洛江智能装备产业园、晋江装备制造产业园、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台商投资区装备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建设,推动机械装备产业差异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支持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大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鼓励和指导企业研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与智能制造装备。到2020年底,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3.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
引进和培育半导体制造企业,上延下拓产业链配套项目,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三安高端氮化镓LED 外延及芯片制造、砷化镓LED 外延及芯片制造、大功率氮化镓激光器生产线、射频生产线、滤波器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力。推进矽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建设,增强集成电路材料和装备本地配套及服务能力;支持研发化合物半导体衬底及外延、芯片及封装、系统集成及可靠性评价等关键技术,提升功率器件、射频器件与光电器件产业链水平。以三安半导体与TCL华星成立联合实验室为契机,支持Micro LED显示技术发展,加快研发Micro LED显示器件端到端技术及规模化量产工艺,开发小间距显示屏、全彩高清和3D显示屏等产品,争取成果转化项目落户泉州。扶持开发半导体红外、紫外、深紫外等芯片新技术,形成高端LED产业化;结合通信、传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手段,提升控制电路技术水平,实现LED 照明智能化控制。引进柔性电子项目企业,鼓励电子信息和鞋服时尚制造向柔性电子制造领域延伸;支持惠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布局引进人工智能重点项目。抓紧规划和建设电子专用材料园区,优先布局在泉港、泉惠石化园区,纳入石化园区统一管理,重点引进光刻胶、研磨液、特种气体、有机金属(MO)气体、湿电子化学品项目,支持佑达精细电子化学新材料、博纯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建设。到2020年底,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等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43亿元,其中半导体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牵头单位:市工信局、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泉港、泉惠石化园区管委会,鲤城区、丰泽区、泉港区人民政府)
(2)数字经济
实施新时代“数字泉州·宽带工程”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互联网骨干网、移动宽带网、广电网络、窄带物联网建设,加快构建移动、高速、泛在、安全、共享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5G应用和产业发展,深度挖掘5G技术内生需求,在工业互联网、电商、物流、医疗、教育、自动驾驶、物联网等重点领域试点先行。推动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以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为载体,打造闽西南地区计算资源中心、存储灾备中心及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在工业制造、跨境商贸、金融征信、能源电力、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文化教育、物联网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智能化标杆工厂、数字化车间等示范项目。实施“互联网+社会服务”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示范平台和典型应用,加快社会服务在线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到2020年底,实现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占全市GDP比重40%以上,建成5G基站10000个,农村宽带用户具备百兆接入能力,推动超25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10个左右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牵头单位:市数字办,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通管办、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3)新能源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先进光伏工程研究中心,开展高效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研发和光伏产品检测认证等,搭建从材料开发、电池工艺、装备开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到商业应用、产品升级的产业链研发体系。规划建设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创新发展产业园,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主辅材料、产品制造、系统集成、检验检测、化学储能等产业链项目,推动光伏产业集群发展。开展光伏发电应用示范试点,支持安溪、永春、德化等县结合地质修复、生态恢复开展分布式电站建设试点,加强光伏发电项目的推广应用。支持开发太阳能电池领域先进光伏材料、储能电池领域先进材料和高效低成本新型储能电池,建设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相结合的光储一体化智能电网系统。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撬动异地资金入泉共同投资新能源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重点支持和鼓励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项目落地建设。到2020年底,争取先进光伏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组建,完成产业园规划,争取引进2~3个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金融监管局,鲤城区、丰泽区、晋江市、南安市、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人民政府)
(4)新材料
先进纺织材料,重点发展新型纺织面料、高端产业用纺织品、防疫抗疫新材料等纺织材料,推进晋江华宇多用途精编织造面料及化纤生产、海天生态功能性面料研发生产、成昌环保新型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生物基纤维、新型差别化纤维或功能化纤维在纺织下游及跨行业的应用。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结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与装饰装修材料的新品种、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推进洛江筑可丽建筑产业园、惠安绿色建筑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应用载体建设。石墨烯材料,鼓励发展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浆料、石墨烯薄膜等规模化制备技术,研发石墨烯环保化制备、低成本制备以及薄膜连续制备工艺,提高石墨烯基础材料的产业规模和产品稳定性;推进泉州台商投资区新材料科技等石墨烯系列生产项目建设,加强石墨烯产品的生产开发与应用。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超仿棉涤纤维、ES复合纤维等材料的应用工艺与技术,开发纤维增强和颗粒增强的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先进复合材料及构件;引进布局华宇高性能纤维精编增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风电、汽车、轮船等领域应用。到2020年底,实现新材料产业产值650亿元,石墨烯材料、先进纺织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鲤城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安溪县人民政府,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5)生物医药
依托国脉生物科技等项目,建设基因数据库,培育发展基因检测、基因大数据、基因药物、精准医疗等产业,开发重大疾病精准诊断技术和试剂。加强与厦门大学药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争取NM-811抗结肠癌、NM-783治疗肝病、NM-565三阴性乳腺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小分子肿瘤免疫研发成果转化项目落户泉州。依托永春生物制药产业园、泉州开发区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等园区和基地,集聚生物医药企业,支持福建永燠制药、泉州易初生物医药、泉州正和堂生物等生物制药重点企业扩大生产。开展中药特色品种、保护品种开发研究,拓展形成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制剂、健康产品等全中药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到2020年底,争取生物医药产值规模达到53亿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卫健委、农村农业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局、林业局,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三)现代服务业
1.商贸服务
贯彻落实《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政办〔2019〕46号)等优惠政策,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适时启动夜间消费、地摊经济、节假日消费、商圈卖场促销等促销活动。开展工贸联动促销,联合拼多多举办泉州线上产业直播节,集合泉州重点产业企业设置“泉州好货馆”;开展县(市)长领军直播、品牌企业直播和全民参与直播活动;支持晋江市举办“源头好货、晋江制造”线上产业直播节;支持石狮“网红城市”建设,打造“一十百千万”直播产业体系。开展工会会员、大型商超让利等多种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结合本地商贸业发展特色策划举办多种形式消费促进活动,加快消费提质扩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改造升级商贸载体,推动中心城区浦西万达广场商圈、晋江五店市商圈、安溪宝龙广场等商圈开展“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模式提升,举办夜间消费促进活动。加快中山路等步行街改造,串联周边文创园区,复兴老城区商业。到2020年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民政局、体育局、数字办、总工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2.现代物流
引导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乔丹、九牧王等龙头企业仓配一体化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乔丹一体化项目投入使用。打造快递产业总部集群,引导重点快递企业在泉州设立总部、区域总部、职能总部和分拨中心等,引进大型冷链快递、智能仓储和快递物流技术研发企业,推进德邦、顺丰等区域总部项目建设,吸引知名快递品牌企业参与物流园区建设运营,优化提升快递网络节点功能,打造全国快递集聚发展先行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连锁型现代物流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给予配套政策优惠,争取全国型物流连锁企业总部落户泉州;加大“网络货运”的扶持力度,落实企业增值税市县两级分成部分全额返还政策。到2020年底,争取引进3~4家全国连锁规模性现代物流企业总部落户泉州。(牵头单位:市工信局、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3.文化旅游
落实《泉州市扶持涉旅企业应对疫情十条措施》,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租金减免等方式,帮助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加快复工复产;举办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问题。推进A级景区扩容提质,培育“六大旅游产品”,统筹市级公共文化和旅游专项,对新获评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六大旅游产品”的,按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推进滨海旅游、乡村休闲、生态康养、工业旅游发展,培育文化遗产深度体验游、研学旅游、旅游演艺、夜间文旅消费产品等,发展古城数字文创,鼓励旅游商品研发推广。促进文旅市场消费,培育半日游、一日游、二日游产品等“微旅游”消费市场,支持各地推出优惠券、惠民卡等措施。策划推出主题营销活动,推动“泉州人游泉州”“福建人游泉州”,做热周边市场。用好新媒体平台资源,创新宣传模式,做好漫游泉州自由行系列推广。到2020年底,全市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力争恢复到2019年的70%以上。(牵头单位:市文旅局,配合单位:市数字办、财政局、金融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行动工作专班,细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加强市县联动,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
(二)抓好政策兑现。各责任单位要研究梳理和整合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专项补助、贴息贷款、税收减免、产业基金、信用担保、人才政策、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抓好已出台的优惠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步加强政策分析研究,适时出台务实管用政策举措。
(三)落实要素保障。各单位要加强协同协作和统筹调度,对重点产业链项目所需的用地、用海、用林、选址等要素需求给予优先保障,加速审批环评、用地、用海、用林等相关手续,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强化督促落实。各单位要定期梳理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推进情况,强化责任落实,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予以正向激励,确保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案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