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的通知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的通知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委所属和联系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指引》等有关文件,在总结云南省前阶段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我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要求与实际情况,我委组织专家对《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
  2022年12月7日

  附件
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

  当前,新冠疫情形势复杂、严峻,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工作,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指引》等有关文件,我委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工作要求,在总结云南省前阶段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地域气候、季节和人群特点,组织专家修订形成《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要作用,以本方案为基础,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做到中医药“及早运用、应用尽用、愿用尽用”。
  一、预防方案
  (一)基础预防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注意保暖,避免感受疫疠之气;重视手卫生,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离,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尽量远离人多且密闭的环境如超市、商场、生鲜市场等;咳嗽和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2.起居有常,按时作息
  保证睡眠充足,居住环境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3.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少吃辛辣、香燥食物;不吃未经检疫的食物,注意生食和熟食的刀具、菜板分开使用;适当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导引养生功、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方法。
  4.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科学认知新冠疫情,适当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乐观向上,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身体免疫力。
  5.做好防护,及时就诊
  在疫情期间,7天内到过疫区或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出现发热、咳嗽等“十大症状”者,要在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情况下,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哨点就诊排查。
  (二)药物预防
  适用人群:根据《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指引》的中医药预防干预要求,适用于隔离点集中隔离的密接人员、重点人群等。
  1.内服中药,辨体施用
  人群普遍易感,根据中医“未病先防”及扶正防邪的理念,建议按照偏热体质、偏寒体质、偏湿体质和平和体质四大类进行辨体施防。(注:自身体质不清者可到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辨识体质;孕妇慎用,儿童用药详见“(五)儿童用中医防治建议方案”)。
  (1)偏热体质特征:容易咽痛,口干,喜凉饮,大便偏干,小便黄且量较少,睡眠不好,自我感觉容易上火,舌质红而干。
  推荐处方:太子参15g、麦冬9g、南沙参9g、金银花9g、连翘9g、桔梗9g、甘草6g。
  功效:益气生津,清火利咽。
  煎服方法:每剂煎熬药液约45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三餐后温服,忌辛辣、香燥,连用3日。
  (2)偏寒体质特征:怕冷,乏力,困倦,口不干,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易胃脘不适或大便溏泄,小便清且量较多,舌质淡。
  推荐处方:黄芪15g、炒白术15g、防风9g、紫苏叶9g、藿香9g、桔梗9g、甘草6g。
  功效:补气固表,散寒化湿。
  煎服方法:每剂煎熬药液约45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三餐后温服,忌生冷,连用3日。
  (3)偏湿体质特征:皮肤油腻,易长痤疮,肥胖,大便稀溏,舌苔腻。
  推荐处方:炒苍术9g、紫苏叶9g、白豆蔻后下9g、黄芪12g、薏苡仁15g、樟木子6g(可用木香6g代)、野拔子9g(可用香薷9g代)、藿香9g、炙甘草3g。
  功效:健脾化湿,芳香避秽
  煎服方法:每剂煎熬药液约45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三餐后温服,忌油腻,连用3日。
  (4)平和体质特征:此类人群饮食、二便、睡眠均正常,平时无不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可不需服药预防,注意生活起居调摄。
  2.外用中药,芳香净化
  适用于居家防护,可使用芳香类中药辟秽化浊,净化空气环境。
  (1)熏蒸处方:苍术10g、藿香10g、艾叶10g、石菖蒲10g、佩兰10g。
  使用方法:加水1000ml,泡10分钟,小火慢煮30分钟,浓缩药液150ml。使用时在室内进行,将熏蒸方药液加入家用空气加湿器中熏蒸或者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每天1~2次。
  (2)香囊处方:苍术10g、藿香10g、艾叶10g、石菖蒲10g、花椒5g。
  使用方法: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注:过敏体质者及孕妇慎用)。   二、治疗方案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因感受“疫戾”之气,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虚”,现阶段兼夹有“风、寒”邪致病特点。云南省各地区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饮食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三因制宜,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加强病例分类分治管理”的要求,方舱医院可参照医学观察期、轻型治疗方案使用,定点医院可参照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治疗方案使用。
  (一)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
  临床表现1:平素怕冷,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易胃脘不适或大便溏泄,小便清且量较多,舌质淡等偏寒体质者。
  治法:疏风散寒,芳香化湿
  推荐处方:野拔子10g(可用香薷10g代)、藿香10g、樟木子10g(可用木香10g代)、蜘蛛香5g、白芷10g、陈皮10g、法半夏10g、厚朴10g、苍术10g、云苓15g、紫苏叶10g、大腹皮10g、炒神曲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临床表现2:平素咽干,口干喜凉饮,大便偏干,小便黄且量较少,自我感觉容易上火,舌质红而干等偏热体质者。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推荐处方: 金荞麦30g、金银花10g、连翘10g、防风10g、黄芩10g、苦杏仁10g、桔梗10g、南沙参15g、野拔子10g(可用香薷10g代)、藿香10g、射干10g、云苓15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1.清肺排毒方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在病人数量较多,中医力量不足,难以开展个性化辨治的情况,可群体化辨治施用。
  基础方剂:麻黄9g、杏仁9g、生石膏先煎15~30g、炙甘草6g、桂枝9g、云苓15g、白术9g、猪苓9g、泽泻9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陈皮6g、藿香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
  服法:每天一剂,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剂一个疗程。(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孕妇忌用)
  处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
  2.轻型:
  (1)寒湿郁肺困脾证
  临床表现:发热或无发热,恶风寒,周身酸痛,咽痒,咳嗽,咯痰,乏力,呕恶,纳呆,便溏。舌质淡胖齿痕或淡,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散寒除湿,宣肺健脾
  推荐处方:黄芪15g、炒白术15g、防风12g、苍术15、羌活15g、紫苏叶15g、藿香10g、荆芥12g、蝉蜕10g、连翘12g、野拔子10g(可用香薷10g代)、金银花12g、炙甘草9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2)疫毒风热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肌肉酸痛,流涕,干咳,或痰少而粘,咽痛,咽干,咽痒,便秘。舌质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解毒
  推荐处方:麻黄9g、杏仁9g、生石膏先煎30g、金银花15g、连翘15g、马鞭草15g、荆芥15g、羌活15g、虎杖15g、北沙参15g、柴胡15g、黄芩15g、芦根30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3.普通型
  (1)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或无发热,咳嗽,乏力,口渴,呕恶,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治法:宣肺透邪,化湿解毒
  推荐处方:滇治1号方
  麻黄10g、杏仁10g、滑石包煎30g、青蒿10g、黄芩10g、虎杖10g、蜘蛛香10g、藿香10g、豆蔻后下10g、南沙参20g、草果10g、槟榔10g、厚朴10g、炙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2)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或无发热,咳嗽,或有黄痰或白稠痰,伴有便溏或大便干结等消化道症状者。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透邪,化湿解毒
  推荐处方:滇治2号方
  金银花15g、金荞麦30g、柴胡15~30g、芦根30g、黄芩15g、虎杖10g、马鞭草15g、青蒿15g、野拔子15g(可用香薷15g代)、槟榔10g、厚朴10g、蜘蛛香10g、草果10g、生大黄后下5g、甘草6g。
  干咳或痰稠难咯加全瓜蒌30g、浙贝母15g、麦冬30g、桔梗15g。
  咳喘甚者加麻黄10g、杏仁10g、葶苈子包煎3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4.重型
  (1)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咳嗽,或有黄痰,胸闷,气促。舌质红或暗,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开闭
  推荐处方:滇治3号方
  金荞麦30g、蜘蛛香10g、柴胡15~30g、麻黄10g、生石膏先煎30g、黄芩15g、虎杖10g、马鞭草15g、射干10g、浙贝母15g、玄参10g、生地30g、桔梗10g、野拔子10g(可用香薷10g代)、槟榔10g、生大黄后下5g、甘草10g。
  气阴两伤者加西洋参30g、麦冬3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2)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质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治法:气营两清
  2022年推荐处方:生石膏先煎30~60g、知母30g、生地30~60g、水牛角先煎30g、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包煎15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煎石膏、水牛角,后下诸药,每次100ml~200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5个穴位,背俞穴与肢体穴位相结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5.危重型(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症见神昏,烦躁,汗出肢冷,呼吸气弱或喘憋(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或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
  推荐处方:人参30g、黑顺片开水先煎2小时30g、肉桂6g、干姜15g、山茱萸30g、五味子6g、白术15g、云苓15g、丹参20g、炙甘草15g。
  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6~10g、滑石包煎20g。
  服法:煎汤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一次顿服,温服。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太溪、膻中、关元、百会、足三里、素髎。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三)恢复期
  适用于临床症状缓解,核酸未转阴或复阳患者。以扶助正气、清除余邪为原则,着眼于内伤基础、偏颇体质进行辨证治疗。
  1.中药推荐
  (1)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症见发热已退,气短,乏力,自汗,微咳,咽干等。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法:补肺健脾
  推荐处方:黄芪20g、党参15g、荆芥15g、连翘15g、桔梗10g、滇金银花15g、防风15g、炒白术15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2)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症见发热已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咽干口燥,汗多心悸。舌质红,少苔乏津,脉虚细。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处方:党参20g、当归10g、生地黄12g、麦冬15g、五味子3g、白芍15g、川芎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3)脾虚肝旺证
  临床表现:症见发热已退,气短,乏力,纳呆,便溏,情绪焦躁。舌质淡,苔薄,脉细弦。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理气
  推荐处方:柴胡12g、白芍15g、太子参30g、云苓15g、炒白术15g、陈皮10g、法半夏10g、炒神曲15g、丹参15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2.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40分钟,每日一次。
  3.中医适宜技术、膳食指导、情志疗法、传统功法等的使用参照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
  (四)中成药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相关内容,结合实际辨证使用。
  为满足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制剂的应急使用,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健体抗疫合剂、气阴双补养血合剂、清瘟解热合剂、贯防合剂、七龙天胶囊、金香清瘟合剂、黄芪扶正解毒合剂、香芩解热颗粒、清肺解毒胶囊、化疫解毒合剂等10个院内制剂,可在云南省定点医疗救治医院直接调剂使用。
  (五)儿童用中医防治建议方案
  本方案临床治疗处方适用于无症状感染者,轻型和普通型患儿,重型按一人一方的原则进行治疗。
  1.预防处方(普通人群适用)
  桑菊金芦饮:桑叶10g、菊花6g、芦根10g、金荞麦10g、生甘草3g。
  服用方法:开水150-200mL冲泡,当茶饮,分5-6次口服,每日1剂,3剂一疗程。
  2.治疗处方
  (1)香蓝饮:(适用于无症状感染者)
  藿香6-10g、金银花6g、板蓝根6-10g、薏苡仁10g、莱菔子6-10g、麦芽10-15g、金荞麦10g、生甘草3g。
  煎服方法:水煎至 150-2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剂,6 剂为一疗程。
  (2)香芩解热方(适用指征:中低度发热,舌红、苔腻)
  藿香10g、黄芩10g、连翘10g、大青叶6-10g、生石膏15-20g、青蒿6g、滇柴胡6-10g、虎杖6-10g、紫草6g、白豆蔻冲5g、生甘草5g。若便秘者加生大黄 5-10g(另包后下)。
  煎服方法:水煎至 150-200mL,少量多次频服,每日1剂,3 剂为一疗程。
  (3)银翘白虎汤(适用指征:高热稽留不退,舌红、咽红)
  滇柴胡10g、生石膏冲20g、知母6-10g、炒黄芩6-10g、 银花10g、连翘10g、玄参10g、生地10g、丹皮6-10g、白薇6-10g、青蒿6-10g、水牛角10-15g、虎杖10g、白豆蔻冲5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水煎至 150-200mL,少量多次频服,每日1剂,3 剂为一疗程。
  (4)麻杏二陈汤(适用指征:咳嗽初起、痰多,舌淡红、苔白腻)
  炙麻绒3-5g、杏仁冲6-10g、炒黄芩10g、法夏6g、化橘红10g、莱菔子 6-10g、葶苈子6-10g、前胡10g、白前10g、天竺黄5-10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水煎至 150-200mL,分 3 次口服,每日 1 剂,6剂为一疗程。
  (5)百诃清金方(适用指征:久咳、夜咳明显、干咳痰少,舌红、少苔)
  炙麻绒3-5g、杏仁冲10g、诃子10g、紫菀10g、百部6-10g、仙鹤草6-10g、炙桑白皮6-10g、地骨皮6-10g、炒黄芩6-10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水煎至150-2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剂,6 剂为一疗程。
  (6)玄麦三仁汤(适用指征:便秘,舌红、少苔)
  玄参10g、生地10g、麦冬10g、知母6-10g、火麻仁15-20g、瓜蒌仁10g、 郁李仁10g、莱菔子10g、鸡内金10g、 生白术15-20g、甘草5g。
  若便秘症状不缓解者,加生大黄 5-10g(另包后下)。
  煎服方法:水煎至 150-200mL,分2-3次口服,每日1剂,3-5剂为宜。
  (7)香苓开胃方(适用指征:厌食,舌淡、苔腻)
  藿香10g、茯苓10g、白术10g、苍术10g、陈皮6g、鸡内金6-10g、莱菔子10g、薏苡仁10g、甘草5g。
  煎服方法:水煎至 150-200mL,分 2-3 次口服,每日1剂,3-5 剂为宜。
  (8)调理方(适用指征:口唇干,舌淡红、苔薄)
  桑叶10g、沙参10g、麦冬10g、薏苡仁10g、淮山药10g、扁豆10g、玉竹10g、石斛10g、鸡内金6-10g、白茅根10g、甘草5g。
  煎服方法:水煎至 150-200mL,分 2-3 次口服,每日 1剂,3-5 剂为宜。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