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发布2022年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专题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发布2022年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专题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湘科计〔2022〕12号)


各市州科技局、财政局,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针对当前疫情多发高发频发常态化趋势,组织协调优势科研力量,找准主攻方向,以科技赋能实现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检测、防控、诊治手段和技术。现面向全社会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专题项目申报指南。通知如下。
  一、重点支持方向
  包括新冠肺炎检验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研发、防护装备研发与应用、精准防控体系研究、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相关研究四个方向,具体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申报要求等见附件。   二、支持方式与经费额度
  项目主要采取事前资助的支持方式。由企业牵头申报的,资助不超过项目研发总投入的25%;由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事业单位牵头联合企业共同申报的,资助不超过项目研发总投入的50%;由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事业单位独立承担的公益性研究项目,可全额资助。原则上单项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请项目申报单位认真做好经费预算,据实申报。   三、申报条件及有关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是应在湖南省境内注册成立并正常运营1年以上(以指南发布之日起算),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运行管理规范,信用状况良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项目申报。
  2.鼓励开放合作协同创新,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创新团队联合申报。多个单位组成申报团队联合申报的,应明确1个牵头申报单位。
  3.企业牵头申报项目的,须在申报书中如实填报上年度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其中,纳入国家科技统计制度范围的企业,需按照《统计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要求,按规定途径和标准填报年度研发经费(R&D)数据,并上传附表。
  4.对项目申报进行信用承诺,对申报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没有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二)项目负责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且为该项目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研人员,信用记录良好。
  2.鼓励科研一线人员牵头申报项目。严禁挂名申报,如有知名专家和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挂名申报的,一经发现,将纳入科研诚信记录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不得申报项目。
  3.科研人员应集中力量攻关,项目负责人最多允许牵头1项、参与2项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创新平台、创新人才、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除外)。
  4.落实项目承担单位主体责任,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并保证项目执行期内在职。项目负责人若为兼职人员,应提供在职单位批准意见及兼职单位的聘用合同。
  5.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期内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则上不得申报。如确需申报,应由项目申报单位申请并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三)其他要求
  1.项目一经受理,项目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研发主要指标和研发总投入等原则上不得调整,实际资助额度未达到申请额度的,差额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2.企业牵头申报的,应提供单位上年末总资产、总负债、销售收入、利税等财务数据,并上传附件。
  3.项目实施期一般为2年,可根据项目应急需求由申报单位自行承诺实施期限,项目执行期从项目立项下达之日起计算。
  4.鼓励高校毕业生应聘科研助理岗位,科研助理的劳务性报酬及社会保险补助等,可按照有关规定从科研项目经费的“劳务费”科目及结余资金中支出。
  5.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不得包含法律禁止公开的秘密内容或申请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如涉密须按照科技保密有关规定,另行报送。
  6.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实验动物、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湖南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等相关规定。
  7.项目管理按照《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湘科发〔2020〕69号)有关要求执行。   四、申报推荐方式
  1.申报方式。项目申报采取网络在线申报方式。申报单位登陆湖南省科技厅门户网站(http://kjt.hunan.gov.cn),进入“湖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息系统”)进行在线申报并提交申报材料。(在线注册、申报及推荐操作具体流程详见信息系统首页“系统使用说明”)。
  2.推荐方式。为加快推进科研攻关工作,本专题项目申报开启“绿色通道”,简化推荐程序,由各申报单位审核推荐上报。各申报单位将推荐项目清单加盖公章后在规定时间内寄送省科技厅,并向各主管部门报备。   五、时间要求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专题项目申报时间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25日下午17:30,推荐时间截至2022年4月27日(以推荐函寄送日为准)。   六、咨询方式
  省科技厅社发处电话:0731-88988881、88988832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电话:0731-88988619
  推荐受理咨询电话:0731-88988730、88988732
  推荐函寄送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233号科技大厦科技事务中心1414室,联系电话:0731-88988730,邮编:410013
  附件:2022年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专题项目申报指南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湖南省财政厅
  2022年4月15日

  附件
  2022年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专题项目申报指南
  1. 新冠肺炎检验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研发
  1.1 新冠抗原自测检测试剂盒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常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敏感性不足、特异性较低的瓶颈,研究筛选高纯度的抗体,开发高效裂解和富集靶蛋白的裂解液;研究优化定向修饰蛋白质保守区的-技术,提升与纳米微球交联效率及功能区结合抗体/抗原效率;研究优化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技术,提升靶标蛋白捕获效率;研究新型材料作为纳米颗粒的功能单体,提升信号放大技术;开发高灵敏度、无需仪器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可在基层社区和家庭使用。
  考核指标:建立蛋白定向修饰平台和纳米材料制备平台,单批次产能达到30L以上,批间差异小,微球粒径均-(PDI<0.2),无凝集颗粒,表面功能基团稳定可控,实验重复性良好(CV<10%);新冠抗原检测灵敏度能达到5 TCID50/mL,不低于参考品S5的检测灵敏度,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注册检测报告,完成临床试验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医疗器械注册;与已上市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对比,整体符合率为96%,整体阳性符合率为90%、阴性符合率为98%;核酸检测Ct值≤30的,阳性符合率为98%,核酸检测Ct值>30的,阳性符合率为60%;检测灵敏度不低于85%,特异性不低于97%。
  申报要求:限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报,要求长期追踪于该领域,已有相关技术储备,科研实力雄厚,具备快速响应、快速产出与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的能力。
  1.2 基于基因编辑-CRISPR技术的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研发
  研究内容:面向新型冠状病毒依旧全球肆虐背景下的快速、高效、便捷、精准的检测需求,研究基于CRISPR技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方法。研究基于CRISPR应用于体外诊断检测靶标病原体核酸的剪切技术,结合恒温扩增技术,构建CRISPR与恒温扩增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体系,研制兼具qPCR核酸检测(金标准)性能和抗原抗体免疫学检测可肉眼判读的诊断试剂盒。
  考核指标:研制基于CRISPR技术的新冠核酸检测即时诊断(POCT)产品,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支持家用自检;实现样本靶标最低检测限200Copies/mL;临床符合率大于98%;建立基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CRISPR体系,检测其它呼吸道病毒的交叉反应实验,实现特异性98%以上;实现优于或等同于现有qPCR技术检测相关技术性能指标;检测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完成临床验证试验。
  申报要求:限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报,要求长期追踪于该领域,具有一定前期研究基础、科研实力雄厚。
  1.3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基因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面向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变异基因不断出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亟需确认其特异性变异基因的需求,开展对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变异基因高通量、低成本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及人工智能技术;分子生物学多重PCR技术;核酸提取与PCR反应一体化技术;流体力学及其控制技术;多通道生物芯片等技术,以及各种突变株病毒的样本。优选新冠病毒突变株最具代表性的变异基因及其特异性扩增引物,构建适合于多通道生物芯片的微量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同一反应条件下多个PCR反应体系的反应效率。实现高通量、低成本及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变异基因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变异基因检测技术的广泛推广及下沉提供技术支持。
  考核指标:从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的变异基因中成功优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基因数:≥40个;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变异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数:≥40个,PCR反应体系:10uL体系;加样次数:一次加样;检测时间≤1.5小时内,同步检测基因数≥40个。
  申报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长期追踪于该领域,具有一定前期研究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具备快速响应、快速产出与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的能力。
  1.4 便携式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系统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环境要求高和抗原检测漏检率高的问题,开展核酸快速提取反应体系的建立、恒温扩增引物探针的设计和筛选、冻干保护剂和冻干工艺的建立、便携式恒温荧光检测系统等研究,开发反应试剂常温保存运输技术、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便携式恒温荧光检测技术等关键技术,以获得可操作性强的便携式核酸分子检测产品,用于新冠病毒精准筛查和现场即时诊断,打破国内消费级核酸分子检测产品的市场空白,为核酸诊断技术推广到基层社区和家庭提供便捷、高质量的产品。
  考核指标:便携式分子诊断POCT仪器装备;样本检测时间≤15min,荧光检测通道数2个,可搭载蓝牙和APP软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欧盟CE证书1-2件;研发恒温扩增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包括新冠病毒,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欧盟CE证书1-2件;研发3-4种冻干试剂和冻干工艺样品。
  申报要求:限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报,要求长期追踪于该领域,具有一定前期研究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具备快速响应、快速产出与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的能力。   2.新冠肺炎防护装备研发与应用
  2.1 咽拭子自动采集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面向要求高精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智能自动化的咽拭子采集机器人研发需求,采用主动及被动柔性装置,研制咽拭子采集机器人软体蛇形控制器前端,并开展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验证试验,克服传统工业机器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调整能力差,智能化程度低,突破软体机器人基于有限元法的非线性控制、增益调度控制、视觉力觉反馈、AI学习能力等关键技术,实现模拟人类手臂肌肉控制的柔顺特性,使机器人具备处理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
  考核指标:研发传统工业机械臂与柔性机械臂结合的智能咽拭子采集机器人样机;研发柔性蛇形前端控制器智能控制软件1套;研发的咽拭子采集机器人能采用遥控操作方式准确完成人体咽部采集动作,单次采集时间不超过 2 分钟,采集准确率不低于 90%;机械臂与人体接触的力度在人体皮肤黏膜承受的安全范围;试验完成不少于1000例个体的采集。
  申报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团队涵盖医学、自动化、机械、信息化等学科及医工交叉学科人才,长期追踪于该领域,具有一定前期研究基础、科研实力雄厚。
  2.2 智能高效空气消毒杀菌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臭氧、负离子发生器的优化技术,依托现有公开技术185nm波长之紫外线可有效地将空气中的氧变成臭氧,研发185nm波长之紫外线照射产生所需臭氧浓度的技术、材料、特殊设备及加工工艺; 研发185nm波长之紫外线的灯具;研发增强185nm波长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的特殊装置,以便产生高浓度的臭氧,要求安全低耗,不含氮化物,并确保臭氧快速定向流动;通过多个气仓匹配调试,软件设计,实现智能化触摸屏控制。满足高效性、高洁净性、方便性、经济性服务需求,实现溶菌级方法,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真菌、衣原体、螺旋体等,对新冠病毒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构建相对封闭公共空间空气安全保护技术体系;研制终端原型样机,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制终端原型样机,在指定的空间内,按国家卫生权威部门检测标准,对气雾室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大于99.9%。支持每天公共空间空气的消毒灭菌服务能力;支持差异化办公服务空间的消毒灭菌需求;覆盖公共室内空间的消毒灭菌应用示范不少于10 项;在10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授权终端原型样机及国家发明专利。
  申报要求: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长期追踪于该领域,具有一定前期研究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具备快速响应、快速产出与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的能力。   3.新冠肺炎精准防控体系研究
  3.1 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精准防控体系探索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高发频发新形势,密切接触者群体越来越庞大,研究开发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智能报警APP,精准智能定位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距离,快速精准找到密切接触者;建立全国多中心密切接触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实现密切接触者认知自身易感风险与医疗机构对密切接触者早期危险分层的双向联动。
  考核指标:成功开发一款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智能报警APP;初步构建密切接触者易感风险模型的快速筛查体系;至少在2个行政区域推广应用,人数达到10万以上。
  申报要求:要求医疗机构与企业联合申报,长期追踪于该领域,具有一定前期研究基础。   4.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相关研究
  4.1 中医药系统性防治新冠肺炎研究与推广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新形势下新冠肺炎的特点,以临床效果为依据,结合湖南本土气候、地域等特点,遵循国际通行的研究规范,采用不同类型新冠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普通型、重型和康复期)适宜的临床结局指标,完成所筛选方案、方药或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的足够样本量、高质量且具临床优势特色的疗效评价研究;开展中医药干预的特色技术研究,研发中医药适宜干预技术(包括方药、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和传统功法等),制定湖南特色的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案;研发1-2种中药防治新冠肺炎院内制剂;将制定出的方案和院内制剂进行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总结至少50名参与新冠肺炎一线救治的中医专家治疗经验,系统分析不少于600例不同类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全病历资料,并形成研究报告;探索新冠肺炎证候规律的分析挖掘方法,提出明确的新冠肺炎辨证标准;针对新冠肺炎预防、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普通型、重型和康复期患者,每型至少筛选1种方药,完成新冠肺炎全过程有效方药组方理论、临床定位、制剂方法和质量标准评价;制定湖南特色的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案并推广应用;研发并推广1-2种防治新冠肺炎院内中药制剂。
  申报要求:要求医疗机构临床抗疫一线人员牵头申报,中药医抗疫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团队长期追踪于该领域,科研实力雄厚,具有一定前期研究基础。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