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德镇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德镇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景府办字〔2018〕1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景德镇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18年8月3日

  景德镇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景德镇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保障全市和谐稳定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和《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中共景德镇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省应急办有关工作要求,立足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期间建设回顾
  “十二五”时期,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及江西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以深入推进“一案三制”建设为抓手,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为重点,强化资源整合,夯实应急基础,全面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了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一案三制”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预案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共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4600多个,基本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重大活动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各地、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不断修订完善本地、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使各类预案达到“通俗、简便、管用”的要求。
  --建立了运转高效的组织体制。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应急委和专项应急指挥部,组织指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市、县两级都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协助处置突发事件,基本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构建了灵活快捷的运行机制。建立了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研判、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了包括事前、事中、事发、事后等各个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由常态转入应急状态的值守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和规范了监测预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营造了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纳入市普法规划,先后出台《景德镇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规文件,为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遵循和法制保障。
  2.应急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推进了基层规范化建设。印发了《景德镇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关于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景应急字〔2014〕5号),在全市乡镇(街道)、市政府部门、市教育系统、市旅游系统、市卫生系统、市规模以上企业深入开展了健全应急机构、编修应急预案、夯实应急队伍、加大保障投入、完善应急制度、加大宣教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筑牢了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
  --组建了一批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市、县两级公安消防队伍,分别成立了市应急救援支队、5支应急救援大队,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已达到500余人。组建了市防汛抢险应急救援队等24支市专业应急救援队。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专业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基本覆盖了各地各重点行业,基本能够满足处置和救援工作需要。成立了市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都建立了应急管理人才库或专家组。发展壮大了志愿者救援队伍。
  --构筑了严密的应急管理网格。各地积极探索应急管理新经验和新方法,统一组织调配各类资源,努力实现应急管理全过程的有效管理。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城乡生产生活设施的抗灾能力明显提升,抗御突发事件的基础能力显著增强,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损失大幅减少。各地充分利用现有的人防工程、公园广场、空旷绿地,进行改造提升和功能拓展,着力完善应急供水、供电、厕所等配套设施,不断规范紧急疏散程序,规划建设了能够承载1/3以上常住人口的应急避难场所。
  --实现了宣教培训常态化。各地、各有关部门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现了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社会性活动,增强了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迈出了横向协作新步伐。我市与周边兄弟地市都建立了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市有关部门也与邻市相关部门开展了各方面的应急合作。各地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与邻市相关地区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机制,县、乡、村与邻市相关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应急管理合作活动,地区应急协作机制更趋完善。
  3.责任落实成效显著
  --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的应急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按照“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负责。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率、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空气质量、防灾减灾指数等应急管理相关指标,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激励全市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强化督促检查。通过实地督查、外出调研、电话抽查、视频点名等方式,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信息报送、应急值守、领导带班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对瞒报、迟报、漏报突发事件信息以及带班领导、值班人员脱岗现象的地区及部门进行了通报批评。
  4.应急处置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总体平稳,但也发生了一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各地、各有关部门行动迅速、科学决策、果断应对,应急处置能力经受了新考验。成功应对了2012年“8.10”滞留火车事件,2013年乐平市塔山街道天济村村民抗旱死亡6人意外事故,2014年“9.15”乐平市宝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有效应对了2016年“6.19”洪涝灾害,2016年浮梁霍乱疫情、2016-2017年冬春两季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妥善化解了2015年昌飞拦门等社会安全事件。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全面建设,我市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全市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应急预案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全市应急预案修订不及时、执行不到位、应急准备不充分以致影响预案效果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跨区域应急管理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机制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以及重处置轻预防等问题;三是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还不健全,发布渠道尚未实现全覆盖,基层预警信息传播仍存在盲区,分区域、分人群、定向分类预警发布机制尚不完善;四是应急救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县、乡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不齐,装备不精,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不足,还没有形成我市突发事件应对的拳头力量等。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步入经济新常态、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传统与非传统、自然与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网络与现实深度交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强,公共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利益诉求多元化,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任务。
  1.自然灾害进入高发多发期。受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加大。暴雨、高温、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明显。特大洪涝灾害、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发生的可能性加大。有害生物对局部地区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2.事故灾难防控形势严峻。安全生产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仍然突出,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事故防范任务仍然繁重。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严峻。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石油化工等火灾风险隐患仍比较突出。交通运输事故预防与处置难度增大。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3.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公共卫生事件日益呈现频次高、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禽流感等传染病疫情防控任务重,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引发重特大事件的危险性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较多,药品安全事件尚未杜绝,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4.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成就,这种“时空压缩”也带来了“问题压缩”。当前,我市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但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增加,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增强,涉及领域广泛,参与主体多元。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总体量仍在高位徘徊,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任务重、压力大。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社会问题网络化、网络问题社会化趋势明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
  5.国外、省外、市外突发事件溢出效益进一步凸显。随着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省际间、市际间的政治经济活动和民间往来更加密切,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已跨越国界、省界和市界。国际输入型、波及型突发事件对我市公共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觑。人员、货物、信息、资金、车辆流动日趋频繁,市外事故涉及市内,我市需要防范和应对。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强化应急管理基础和提高较大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和解决共性问题,按照编制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络的要求,突出目标与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织底网、强核心、促协同,用好存量、建好增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进“互联网+应急管理”建设,实现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创新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法,强化预防治本,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风险隐患,推进应急管理由应急处置为重点向全过程风险管理转变。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统筹突发事件应对各环节应急能力建设,兼顾近期需求与长期发展,加强应急体系薄弱环节和发展能力建设,重点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解决基层基础薄弱、协调联动不足等问题。
  3.坚持底线思维,有备无患。着眼最严峻最复杂局面,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规律,评估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影响和最坏后果,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事件防范及应急能力建设需求,提前谋划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牢把握主动权。
  4.坚持科学应对,法治保障。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强化标准,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法制管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完善政府治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社会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政府、社会、公众有机结合。完善各方联动机制,推进区域协同、城乡协同、行业协同和军地协同。
  6.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事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统一指挥、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覆盖全灾种全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持续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壮大,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强化,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改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公众应急意识显著提高,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杜绝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社会和谐稳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具体目标
  与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相对应,按照相关性、针对性、综合性、可实现、可分解落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十三五”期间各重点建设领域的规划分类目标。
  --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持续提升。突发事件风险管控体系基本形成,完成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并编制公共安全风险清单;城乡社区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稳步提升,应急避难场所满足常住人口紧急避难需求;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大于30分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显著增强。市级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和装备配备与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新增52个乡镇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乡镇志愿应急救援队实现全覆盖;水上人命搜救年均成功率保持在96%以上;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到95%;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体系基本健全,医疗救援网络基本形成;反恐处突力量进一步加强。
  --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强化。灾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灾害发生后灾区应急测绘和卫星图像资料获取时间小于4小时,应急平台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天地一体、互通共享的立体化应急通信服务保障网络基本形成,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可满足抢险救灾基本用电需求,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快速提升。
  --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改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知识受众率超过80%,新增持证应急救护员人数超过1万人,专业性应急志愿者队伍快速发展,应急产业产值大幅增长,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在应急领域广泛应用。
  --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各环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更加规范,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适应区域协同发展和公共安全形势需要的跨区域应急管理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
  完善突发事件风险管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时效性。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把基层一线作为主战场,巩固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推动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再上新台阶。
  1.完善突发事件风险管控体系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管控体系,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风险识别为基础,以风险评估为手段,以风险控制为目的,统筹组织、条块结合,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全面开展、重点突破,动态评估、综合控制,全面提升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能力。着力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机制,形成“各级政府分级负责、政府部门牵头实施、责任主体认真履责、基层组织积极参与”的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工作格局,分级分类建成风险管理数据库,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常态化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应急处置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有效预防和切实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自然灾害风险管控。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编制灾害易发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图,对我市频发易发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开展重大工程项目的灾害风险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灾情会商分析会,研判年度自然灾害灾情发展趋势。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城市供水排涝工程、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善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提高铁路、公路和输变电线等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自然灾害易发地区道路建设、管理、维护。推进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和阻隔系统建设,完善林火预警监测和防火通信设施。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标准。
  --事故灾难风险管控。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性工作体系。严格企业生产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安全标准,大力推进高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淘汰一批安全保障差的小矿小厂和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推进职业病危害防控,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根治一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实施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重要金融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灾备布局。进一步健全金融行业防范风险的应急工作机制。
  --公共卫生风险管控。健全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源性疾病、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能力,强化舆情监测和风险沟通等能力。
  --社会安全风险管控。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合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创新源头预防、多元化解、风险预警、协调联动、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地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
  2.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健全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扩大监测覆盖面。健全监测网络,提升预警准确度与技术水平。建设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成为突发事件预警的“第一声音”“权威声音”。强化基层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开展基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健全监控预警、收集、研判制度,规范综合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全面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2%-3%。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灾害性预报准确率提高4%以上,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3%-5%。建立健全防汛应急监测系统与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立完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研究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预警系统,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示范区建设。加强火情预警监测,完善立体式林火监测体系。建设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设立若干个市级重点测报点,实现重大林业生物灾害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完善陆生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立野生动物疫病溯源体系。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实现重大病虫自动化监测和信息共享,重大病虫害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0%、90%和95%以上。
  --事故灾难监测预警。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安全生产“一张网”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矿山、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在线监测、预警防控管理系统,逐步实现衔接和贯通。完善安全生产综合调度信息平台,做到视频监视、实时监测、远程控制。推进交通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建设,以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为平台,建设城区主干网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到2020年城区实现全程视频监控,普通公路重要路段实现全程监控。全面应用重点防火单位远程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建立市级城市火灾集中监测中心。搭建水质自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大气环境监测区域站和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预警系统。建立质监系统市、县两级监管体系,实现对重点企业关键部位的电子化巡检和全天候监控,健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数据库。
  --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提升优化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以市急救中心为核心,实现全市应急医学救援体系联网。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探索建立早期发现和处置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有效机制。加强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建设,着重提高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鉴定能力,增强突发事件现场病因快速调查能力和有毒物质快速检测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网络,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舆情24小时不间断监测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报告系统。
  --社会安全监测预警。到2020年,全面建成市、县两级图像信息联网共享平台,完善维稳情报信息搜集研判机制。抓好市场监测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信息发布工作。推进粮食监测预警指挥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市价格监测信息直报预警分析系统。完善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平台功能,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动的工作机制,实现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实时动态管理。
  3.提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
  --完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按照安全性和经济性兼顾的原则,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灾害设防标准,积极有序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备用饮用水源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抗损毁和快速恢复保障能力建设。结合区域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根据灾害特点、人口分布和城乡布局,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实施生命线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做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斜坡(高切坡)、隧道(地铁)、地下管线等工程运行使用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监管。开展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编制风险清单,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风险“一张图”,并实时监控重大风险源。
  --推行“常态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应急管理单元,规范网格巡查标准化操作流程。完善网格管理信息平台,强化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功能,及时发现苗头,提高先期处置时效。进一步完善城市应急联动机制。
  4.巩固提高基层应急管理水平
  --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统筹规范“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消防安全示范社区”、“卫生应急示范社区”、“平安社区”等创建工作,完善相关创建标准规范,提高社区应急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对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评估验收情况,及时总结评估,对不达标的地方督促即时整改。强化基层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能力。
  --推进“一队多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发展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食品安全联络员、网格员等应急信息员队伍,加强综合性业务培训,鼓励“一员多职”,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必要经费补助,充分发挥基层应急人员在应急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强化一批市级、区域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支持做强行业领域和地方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形成我市突发事件应对的拳头力量,承担急难险重抢险救援使命。
  1.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继续依托公安消防应急救援力量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充实力量,加大装备投入,实现“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综合救援”目标。到2020年,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协调、消防现场救援、专家技术支持的应急救援机制基本成型,城区消防站布局趋于合理,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灾害事故处置需要,所有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服务实现全覆盖,应急救援设施装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重大灾害事故救援中的“骨干”作用和日常应急救援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
  2.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公安特巡警队伍建设,增强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政府有关部门与部队应急队伍的联建、联管、联用机制建设。矿山救护队力争全部达到一级队标准; 市防汛专业抢险队达到省级防汛抢险队伍建设要求,能承担本地区较大水利工程险情的抢险任务;市森林消防队等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加强专业设备装备建设。加强配备应对重特大事故救援任务所需要的救援车辆、抢险救援装备、监测侦检设备、通信指挥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后勤保障设备等关键器材。
  3.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建设应急专家队伍。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和科学管理机制。完善专家入库信息的收集、审查和筛选机制。分专业组建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到2020年,我市各级各类应急管理专家人员达到200人。
  --完善应急专家参与机制。加快建立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特殊性、专业性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在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决策咨询、突发事件处置、事故调查等方面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4.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进一步扩大应急志愿者队伍。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构筑社会广泛参与、形式灵活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到2020年,我市应急志愿者队伍全方位覆盖,纵向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横向覆盖各个行业。重点建设赈灾、医疗、供水、大众卫生、心理、搜救、水上、通信8类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组织化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机制和方式,依托民政、文明办、共青团、红十字会、卫生计生、基层社区以及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逐步建立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应急志愿服务机制,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应急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建设。明确应急志愿服务范围和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志愿者参与应急的工作机制,完善志愿者管理和保障,引导有序参加应急救援与服务。鼓励发展专业性应急志愿者队伍,提升我市应急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统筹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加快新技术应用,推进应急协同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平台、应急通讯、应急物资、应急运输、卫生应急救援等保障体系。
  1.提升应急平台支撑能力
  --进一步加强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政府系统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市、县、乡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市政府应急平台与国防动员系统、驻景部队、周边地市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应急基础信息库建设,提升基层应急平台终端信息采集能力,实现应急管理信息乡镇(街道)、社区(村)全面覆盖。
  --加强专业应急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民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卫生、教育、交通、人防、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业、城建、地震、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专业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构筑更加专业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应急指挥平台,全面提高部门专业应急指挥能力。实现市政府应急平台与市政府各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
  2.提升应急通讯保障能力
  --构建应急通讯保障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资源,构建应急指挥调度通信网络,实现全市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形成公用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
  --提升机动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公众通信网的抗毁能力和应急优先通信能力,强化卫星应急通信服务保障能力。完成现有移动应急通信车的4G改造,以市级通信运营商为单位配置小型应急通信车和指挥车、便携VSAT地面站、便携基站,每个 县(市、区)配备1台以上应急通信车辆。努力实现全市所有县(市、区)卫星电话全部配备到位。
  --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程序。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与工作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通信保障工作程序。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特点和应急通信的薄弱环节,推进实施乡村应急通信系统完善工程。
  3.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统筹布局、分类储备、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原则,积极整合资源,合理优化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建成以市级储备为核心,以县、乡两级储备为支撑,以商业储备、能力储备为基础,以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全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
  --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制。建立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管理调度系统,建立区域间、部门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物资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物资统一调配能力。形成以储备物资管理部门为支撑,民政、工信、卫生计生、水利、交通相关专业部门为补充的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管理科学、调运快捷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开展全市应急物资摸底调查,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征用、调用补偿机制。及时补充更新应急物资,重点储备受灾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材料在应急物资储备中的比重。规范应急物资储备资金管理。健全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救灾物资应急动员能力。
  --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建设。优化完善现有生活救助、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物资储备及专业应急队伍装备储备,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布设和增加新的储备库点时,优先利用现有物资储备库,避免重复建设。重新规划建设市级防汛物资储备仓库,推进环保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地方粮食储备管理。
  --提高军地联合应急供应保障能力。按照军民融合发展原则,加强与国民经济动员系统的衔接,统筹推进国家战略物资、应急应战物资协同保障能力建设。
  4.提高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备交通抢险应急保障装备,提高公路、航道、铁路抢险应急保通能力。推进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生命线工程和重大工业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性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及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交通应急抢险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运输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应急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机制。建立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军队、武警等部门和单位应急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应急运输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应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应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交通保障统筹协调机制,保障重点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危险源的通达能力。加强军地协同应急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军地联合应急指挥体系,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精干专业、运转高效。建立空中救援启动、指挥、协调、调用机制,扩大应对突发事件范围,拓展使用功能,提高综合使用效率和综合能力。
  --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健全应急物资中转配送网络和应急物流基地、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推进应急物资集装单元化储运能力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管理。
  5. 发挥直升机(无人机)应急救援作用
  --加大直升机、无人机参与应急救援保障力度。航空工业昌飞公司和北京通航江西直升机公司要加强直升机、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研究,为完成直升机、无人机在救援搜索、护林防火、高层建筑空中灭火、紧急医疗转运、人员转移、物资输送、空中巡查等应急救援任务提供快速保障与服务;
  --加快景德镇通用应急航空空域规划。加快江西省通航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编制完成低空空域直升机通航飞行图,围绕公安消防、应急指挥、应急救援、医疗卫生等领域,规划建设10个以上临时起降点,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通航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推进直升机、无人机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建设。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制定直升机、无人机管理调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直升机、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独特作用。
  6.加强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依托相关医院布局建设市级区域应急医疗救援基地,形成区域应急医疗救援网络。加强公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推进卫生应急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应急相关工作机制、预案、医疗救援方案等,制订应急准备、值守、信息报告、伤病员检诊、转诊、院感控制、床位应急保障方案等工作制度,切实提升公立医院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加强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综合与专项医学救援兼顾,陆地、水上与空中医疗救援相结合的全方位应急医学救援网络。建立健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反应快捷、指挥统一、处置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研究制定应急医学救援基地的评审程序、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开辟“空中医疗救援绿色通道”,着力打造1小时应急医学救援圈,依托市、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区域应急医学救援基地,实现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医疗救援力量1小时全覆盖。加快建设市级应急救援临床医疗、烧伤救治、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加强高速公路沿线各出口医疗机构医疗救援能力建设,提高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医疗救援能力。
  --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拨等制度,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储备的原则,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合理确定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重点加强救灾防病、重大传染病、化学(职业)中毒、群体性伤亡灾害事故等所需器材、药品、疫苗等的储备,形成市级物资储备库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物资储备合理、反应迅速高效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四)推进社会协同应对能力建设
  1.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应急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海报、宣传册等多种媒体,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向公众普及应急基础知识,推动应急管理基础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街道、进乡村。深入开展“公共安全宣传周”“全国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世界急救日”“全国消防日”“防灾减灾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药品安全用药月”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社会公众开展应急演练,大力开展村(居)委会、社区、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组建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宣传团,在全市开展宣讲活动。在全市开展安全教育体验式示范社区和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加强应急救护培训。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机制,不断扩大覆盖面,力争全市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培训人数占全市人口总数的8%,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2万人,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明显增强和自救互救能力有较大提高。
  2.支持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发展
  --鼓励应急管理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由行业协会、安全评估机构、技术咨询机构、保险行业等共同参与并建立应急管理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其开展风险评估、隐患监测、管理咨询、应急检测检验、教育培训等活动。支持社会力量创办专业化应急管理服务企业。
  --建立健全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健全社会动员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企业自建应急救援队伍,规范社会化救援有偿服务。完善政府与社会救援力量的协同机制。支持引导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有序有效参与救援。
  3.强化应急管理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应急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应急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专业化的高层次应用型应急科技人才。在高危行业执行注册安全工程师上岗等制度。加大应急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加强应急科技人才和研究团队的培养,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应急科研团队和学科带头人。
  --加强应急科技重大难题研发。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研究,协调组织联合攻关,建立突发事件处置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应急处置新技术。积极支持应急相关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进关键安全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工作,推动应急救援装备技术科技创新。
  4.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建立应急产业创新机制。鼓励应急产业科技创新,争取在景德镇建立省级应急科技产业研发基地,加强应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进一步在重点地区联合重点科研院所举办投资环境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题推介活动,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应急领域科技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项目。
  --建设一批应急体系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1-2个产业技术联盟,推动应急科技示范、科学普及与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应急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工程转化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1.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
  --健全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景德镇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做好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形势发展和现实需要,制定出台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及时制定或修订、完善本地、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强化重要目标物、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保障等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定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联合应急预案。
  --加强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将应急演练作为应急预案修订的重要依据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地区、各单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组织实施以基层为重点的实战化应急演练活动。推动企业将应急演练作为日常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细化应急演练在岗位达标、班组建设中的考核标准,重点加强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做到岗位全覆盖、人员全覆盖、过程全覆盖。
  2.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综合协调职能。密切应急管理机构间的联系,形成统一指挥、应对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配齐配强应急管理人员,强化应急管理干部的培训。鼓励基层探索符合实际的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模式,确保基层应急管理机构正常发挥职能。规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场组织指挥,探索推行现场应急指挥官制度,强化应急指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3.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完善信息报告机制。升级改造政府应急值守信息系统,丰富信息报送内容和手段,逐步增加图片、视频信息报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探索建立社会公众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平台,强化突发事件网络信息监测核报工作。
  --健全联动机制。定期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及应急管理专家进行突发事件防范会商,加强跨区域、跨行业的会商,强化动态跟踪。健全军地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军地信息共享和指挥协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加强突发事件舆情收集和研判,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实时发布动态信息。规范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管理,强化信息发布人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
  --推动应急管理法制化。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全市十三五普法规划,继续推动应急管理相关法规、配套制度出台和修订完善。建立全方位应急管理培训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应急管理法制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全社会应急管理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公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成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积极践行者。加大执法力度,实现依法应急。
  --推动应急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制定《合同制应急救援队伍征招管理办法》、《应急通行办法》、《应急基础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办法》等规章制度。依法完善应急管理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构建应急管理标准体系。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项目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赣府厅﹝2017﹞8号)的要求,成立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依托景德镇市应急指挥平台、气象部门现有业务系统和气象预警发布手段,整合市级各专项指挥部的预警信息发布需求和手段,拓展市级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建设1套市级预警信息发布与手段接入系统,建设4套县级预警信息发布与手段接入系统,分别部署在4个县(市、区),全面形成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与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对接,实现预警信息的归口发布、高效管理、及时制作和快速发布,提高社会公众接收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提高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的能力,达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的目的。
  (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积极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救灾储备库项目建设,形成以市级储备支撑、县级储备为依托、乡镇和社区储备为补充的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三)各县(市、区)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按照省、市技术标准,2018年全面完成县(市、区)、乡镇(街道)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接报、监测监控、预测预警、视频会商、辅助决策、指挥调度、数据采集和总结分析等功能。以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为核心,对全市各类应急指挥系统高效整合、互联互通,全面促进应急管理实现信息化、数据化,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先进技术支撑手段。
  (四)应急避难场所规范达标工程。全市共有较大的应急避难场所57处。力争2020年以前,对照国家标准,完成所有应急避难场所规范达标工作,使之布局优化、标识清晰、设施功能齐备,基本满足应急需要。
  (五)防洪安全工程。完善市重要流域、重点区域、重要城市防洪减灾体系:以提升防洪能力为目标,加强河流治理工程,积极实施重点县(市、区)城市防洪工程,进一步推进乡镇防洪工程建设,加强病险水库、涵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切实重视城区和粮食主产区排涝工程设施建设,加快现有排涝设施的更新改造,逐步提高重点地区排涝能力;积极开展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逐步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
  (六)森林防火应急能力建设项目
  建设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场项目,建设2个航空护林值班驻防站(点),提高航空护林水平。
  (七)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建设项目
  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依托现有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优化提升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拓展应用领域,开发综合预警系统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优先评估模型,研发预警信息分析软件,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预警系统。
  2.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快推进市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按照各级各类储备种类和数量适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需要,统一卫生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基本品种和数量,实行最低指标管理。完善储备库的卫生应急一体化洗消通道、卫生应急作业中心等配套设施。开展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实物储备、资金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比例与数量。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提升项目。推进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软件升级改造,综合利用现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系统,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监测、早期预警和高效处置一体化,逐步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网络。建立紧急医学救援指挥平台。以市急救中心为核心,实现全市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联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实现第一时间开展监测预警;对救护车进行实时定位和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准确统计数据;就近就急统一指挥和调度急救医疗资源,并科学分流。
  (八)通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
  完善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机构间通信网络,完善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队伍配备适用的通信装备,形成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建设全市应急广播电视网工程,全面推广《景德镇市应急广播电视系统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技术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技术条件和组织架构,采用应急广播领域先进的技术成果,部署应急设备,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平台,采用调频、有线数字电视、无线数字电视、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精确覆盖。基本完成全市分层次、分类型、立体覆盖的应急广播电视体系建设,实现应急广播电视的全市覆盖和稳定运行。
  (九)应急科技和应急产业能力建设项目
  推进关键安全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工作,重点开展复杂环境中信息采集、预警通知、快速搜救、隔离防爆、高效堵漏等技术装备的引用与研发工作,推动应急救援装备技术科技创新,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应急产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应急产业体系,推进应急救援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快研究政府购买应急管理服务事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搭建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与发展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促进应急产业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应急产业发展扶持和鼓励机制,引导企业研发应急产品,储备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
  (十)培训与演练体系建设项目
  逐步完善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体系。依托高校和行政学院推进市、县两级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建设,建立5个现场教学点。开展应急管理和培训理论、方法、技术研究,研发应急管理培训教材。开展应急管理交流合作,加强与市、县(市、区)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联动。依托景德镇市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加强应急管理干部培训。依托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等,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演练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本规划要求尽快编制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主要任务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参与单位要积极配合,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和建设任务。重点建设项目牵头单位要抓紧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应急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物资配备、应急演练、应急征用补偿等政府投入力度。各地要加大应急体系建设投入,吸引企业、民间机构投资,利用社会捐助和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组织实施应急重点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困难行业、单位的资金扶持力度,保障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加大应急管理科研投入,提升灾害防御和应急救灾的技术水平。
  (三)加强协调配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种协调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切实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四)强化考核评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共同做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将应急体系建设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开展规划执行情况中期和终期评估,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强化督查问责。对照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督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重点督查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和项目应用情况,对于履职不到位、项目建设缓慢、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严肃追责。
  (六)营造舆论氛围。深入开展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宣教培训,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和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应急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在应急管理宣教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组织防灾救灾的水平。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