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应急委各成员单位:
《“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任务分解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二○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任务分解方案
规划任务分解说明:
1.本次排序先按照部门工作内容、后按时间先后排序进行分解。
2.本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每一年均有年度计划):2011年-2013年为第一阶段,凡属此阶段的工作目标均属前期阶段目标;2014年-2015年为第二阶段,凡属此阶段的工作目标均属后期阶段目标。
3.中期考核阶段性目标时间段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
4.为了简约起见,在各区(经济功能区)和市相关职能部门等的任务分解时,先集中提取都必须进行和完成的共性任务之后再进一步细化各自其他必须进行的工作和任务。
市应急委及应急办
2011年
(一)预案建设。
1.2011年开始修订全市总体预案、专项预案,指导各区(经济功能区)修订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单位专项应急预案工作,至2013年底完成。
2.2011年起,每年开展1-2次大型应急综合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3-6次专项(如人防、地震等)演练和2次行业应急演练,并且及时完成总结报告修订和改进应急预案。尝试每2年开展1次双盲演练。
3.2011年起,市政府预算每年拨付应急演练专项资金。
(二)法制建设方面。
1.市应急办制定《珠海市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
2.市应急办修订《珠海市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三)规划设施方面。
1.制定《珠海市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分解落实方案》。
2.市应急办牵头建立规划实施的管理协调机制。
3.全市开展“应急知识技能普及年”工作。深入开展“十个一”宣教活动,突出教育主体、对象、内容、层次、过程、方法的全面性,完善应急教育的组织与领导制度、学习培训与演练机制。
4.2011年起,开展应急管理“应讯通”网络工程建设。
5.2011年底开展规划实施年度评估。
2012年
(一)预案建设方面。
1.市应急办会同市信息办、市公安局制定应急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电子政务网络应急预案、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2.市应急办、横琴新区和澳门方面联合制定澳门大学新校区应急预案及珠澳合作产业园应急预案。
3.2012年-2013年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标准体系、风险评估专家组和应急能力评估制度建设。
4.2012年起,指导次生衍生应急预案、应急疏散预案、人防应急预案、企业场外应急预案和综合应急预案、联合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优化。
5.2012年-2015年市应急委及应急办重点推进应急责任单位、大型企业、重大工程、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二)法制建设方面。
1.市应急办制定《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管理办法》。
2.强化应急处置工作原始记录等有关资料的档案制度建设。
(三)应急平台建设。
1.2012年改进应急管理“应讯通”网络建设平台。推进全市数字集群无线对讲系统等应急通信建设。
2.开展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建设。
3.市应急办会同市委宣传部,依托广播电视台,推进建立市应急管理科普宣教中心,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开展预警信息发布、突发事件资料采编、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制作等工作,形成面向公众、科学性强、覆盖全市的应急科普宣教支撑平台。
(四)完善和强化应急联动建设。
2012年起,强化市应急办、各专项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各区(经济功能区)与上级部门、周边地区以及珠海发电厂、珠海机场、口岸等重点单位的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五)其他方面。
1.协助省政府应急办,积极推进广东(珠海)应急避险模拟体验馆建设。
2.2012年底开展规划实施年度评估。
2013年
(一)预案建设方面。
1.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名录市级备案制,促进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申报双备案。对各镇(街)、社区、学校、企业应急预案一律实行应急预案名录市级备案制。
2.市应急委牵头与江门市开展核事故联合应急预案建设。
3.2013年底,全市建成“全面完善、科学管用、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4.2013年底,全市城乡社区按照“简明实用、操作性强”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通俗化的预案体系。
5.市应急办制定《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6.2013年底,制定应急预案评审标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评估和备案等工作。
7.制定市应急指挥平台运行保障预案。
(二)法制建设方面。
1.市应急委制定《珠海市政府领导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
2.市应急委制定《应急救援专家组工作章程》、《应急救援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
3.市应急办制定《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官工作规程》。
4.建立依托相关科研机构、专家团体和企业的第三方专业化风险评估机制。
(三)其他方面。
1.2013年改版珠海市应急管理网页,强化突发事件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市应急管理网页预警功能建设。
2.市应急办牵头和统筹协调建设覆盖全市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3.推进无线政务网、移动通信车等保障设备设施建设。
4.建立市级应急能力评估体系。
5.2013年全市建成一支应急指挥软硬件平台操作保障队伍,确保全市应急指挥平台网络安全运行。
6.组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团队,形成较完整的应急救援教育和培训体系。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负责、市应急办配合,建设市公务员应急管理培训基地,研发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景模拟互动教学课件。指导督促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和相关合作培训单位编写应急队伍学习训练大纲和相关规章制度。培训课程体系按照标准化模块设计,重点开展陆上搜索、海上搜救、挖掘机械修理、重要基础设施紧急重建、管道营救、高空投放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7.构建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培训系统,建立依托部队教导队、市保安公司等具有应急培训、演练功能的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宣教培训演练。
8.有计划地逐步开展我市外来人口的应急宣教培训工作。
9.2013年底开展规划实施年度评估。
2014年
1.2014年1月,完成规划中期报告。
2.2014年完成市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建设。总结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建设经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系统功能,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信息发布渠道,形成覆盖全市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
3.2014年形成系统化的市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灾后精神卫生救援制度。建立危机干预的专业网站和专家储备库。
4.2014年底,市应急办牵头,依托珠海应急网,打造国内先进的应急管理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实现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应急管理宣传、应急知识科普宣教等功能。推动网络舆情监测与反馈。
5.2014年全市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统一高效、信息共享、互为支撑的无缝隙连接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6.指导和督促市相关单位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大型应急装备和设备、风险源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并在市应急办备案。
7.整合全市各级各类信息员队伍,变一员专用为一员多能、一员多用。
8.2014年底开展规划实施年度评估。
2015年
(一)预案建设方面。
推进数字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生成电子化建设。
(二)制度建设方面。
1.市应急办制定《珠海市应急管理外部监督评价机制管理办法》。
2.市应急办制定《珠海市应急征用补偿暂行办法》。
3.会同市委政法委、社会工作部建立健全公众情绪评估预警机制。
4.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法律援助机制。
(三)其他方面。
1.完成应急平台数据库第一阶段建设任务。
2.探索开展测试第三方应急救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3.2015年底开展规划实施年度评估和后期评估。 各区(经济功能区)
(一)各区(经济功能区)都必须开展和完成的工作。
1.2011年-2013年修订完成区级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并根据形势变化制定新的应急预案,细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2.2011年-1015年继续开展“安全社区”、“平安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细化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标准。
3.2011年-2015年在区域内开展专项演练、部门演练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预案。
4.2011年起,积极参与配合市级综合应急预案、联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并明确自己的职责。
5.2011年起,推进应急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注重以应急文化教育为中心的能力教育。
6.2011年起,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
7.2012年起,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涵盖应急预案核心内容的明白卡、挂图、手册等形式,开展应急预案普及化。
8.2012年起,健全基层应急信息报送网络,推进基层应急信息报告员制度建设,建立以村干部为主、多员合一的基层公共安全信息员制度。
9.2012年起,强化监测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完善基层预警传导机制。
10.2012年起,全面推进农村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建设。
11.2012年至2015年推进应急宣教基地建设。
12.2013年起,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和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13.2013年起,建立本级财政应急专项资金。
14.2013年底城镇居民应急知识的宣传覆盖率达到70%以上,2015年达到90%以上。
15.2013年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16.2013年健全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应急能力评估制度。
17.2013年-2015年完善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广泛开展应急初级救护培训工作。
18.2014年建立完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应急志愿者队伍。
19.2014年建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结合、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20.2014年建立区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灾后精神卫生救援制度。
21.2014年健全应急能力评估制度。
22.2015年建立健全区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物资储备仓库)。
23.2015年底前建设完成若干个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体系。
24.2015年底完成各镇(街)应急预案名录市级备案制。
(二)各区(经济功能区)各自必须开展和完成的工作。
横琴新区
1.2012年市应急办、横琴新区和澳门方面联合制定澳门大学新校区应急预案及珠澳合作产业园应急预案。
2.2012年起,推进横琴新区应急管理创新示范区建设。
3.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3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4.2013年启动区地震区划工作。
香洲区
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3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斗门区
1.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4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2.2015年底,配置规模适合的水上污染应急设备库。
3.2015年底,完成北部四联围堤围达标加固工程、白蕉联防洪排涝工程、围内排涝整治及乾务水库三期加固工程。
金湾区
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4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高栏港区
1.2012年起,根据本区产业特点,从反恐、安全生产等方面强化危化品事故应急能力建设。
2.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3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3.2013年起,联合港区石化仓储企业,合作建设污染应急反应队伍。
4.2013年底前制定危化品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工程保障预案。
5.2014年以高栏港为基地,建设服务整个市区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强化危化品核心专业队伍体系建设。
6.2015年底,配备5公里以外可以供水的大功率、长距离的消防工具。
7.2015年完成危化品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高新区
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4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保税区
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4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万山区
1.2012年-2015年逐步增加直升机升降点。
2.2012年-2013年会同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市文体旅游局、珠海海事局等共同制定海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海岛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海岛酒店食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海岛旅游事故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
3.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区应急指挥平台2014年底实现与市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 市相关职能部门
(一)市相关职能部门都必须开展和完成的工作。
1.2011年起,每年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完成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推进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2.2012年底前完成修订和完善各自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等。
3.2013年底,建成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数据库。
4.2013年底,推进数字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生成电子化建设,实现动态加载数据和应急指挥快速高效,建立动态的应急预案修订机制和动态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评估和备案等管理工作。
(二)市相关职能部门各自必须开展和完成的工作。
市发改局
1.2012年制定和完善粮食安全等资源应急保障预案。
2.2012年由市发改局牵头,会同市民政局、市人防办、市科工贸信局等制定《珠海市应急物资保障办法》。
3.2012年起,加快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4.2013年规划和扶持海上搜集救援应急产品开发与运用。
市科工贸信局
1.2012年制定《珠海市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办法》和《珠海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办法》。
2.2012年配合市发改局制定《珠海市应急物资保障办法》。
3.2012年加强我市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积极推进高栏港区、西部中心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
4.2012年起,指导各区(经济功能区)修订和完善区级政府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全市地震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地震灾害应急联动机制。
5.2012年起,加强我市地震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地震速报能力。推进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落实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网络和通讯系统的建设,完善地震应急数据库系统建设,建立以防震减灾助理员、灾情速报员、群测群防人员为主的防震减灾宣传网、灾情速报网、群测群防网“三网合一”的社会震灾防御系统,逐步建立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6.2012年-2015年,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积极开展防震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增强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每个区建设至少1个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和5所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积极推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应急避震疏散演练活动,实现每名在校的中、小学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地震应急知识学习和应急避震疏散演练活动。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60%以上的居民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震和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市民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7.2013年-2015年,积极推进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指导各区(经济功能区)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每个区至少建设3个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在学校、医院、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协助民政部门完善地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积极配合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配备必要的地震灾害救援装备。
8.2013年,加强我市地震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完善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
9.2013年起,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和应急投放网络体系。
10.2013年底,完善供电基础设施应急保障预案,完善成品油、生活必需品等资源应急保障预案。
11.2014年起,建立资源安全预警机制。
12.2014年建立和完善应急信息异地容灾备份中心。
市教育局
1.2011年起,开展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市直属学校校舍安全加固重建项目工程建设,及时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
2.2011年起,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活动,注重以应急文化教育为中心的能力教育制度。
3.2012年起,指导全市中小学校修订和完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全市中小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地震、火灾、台风等应急疏散演练,每年不少于2次。
4.2012年起,要求我市各高校加强以大学生为对象应急管理工作教育课程,每个班级每学期应急知识授课数达到2课时以上。
5.2012年起,学校设置紧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同时逐步拓展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如条件允许,指导学校建设一定数量的应急避难场所。
6.2013年起,编辑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应急教育课程,每个班级每学期应急知识授课数达到4课时以上。
7.2013年起,逐步建设中小学生应急管理教育基地。
8.2013年底完成学校应急预案一律实行应急预案名录市级备案制。
9.2013年底完成全市教育系统应急数据库。
市公安局
1.2012年起,会同市委政法委、社会工作部等建立社会预警核心指标体系和化解矛盾纠纷多元联动机制。推进社会公众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建设,构建公共安全社会监测网络。
2.2012年起,会同市信息办、市委政法委、社会工作部等建立健全社会舆情、网络舆情等信息收集、分析与综合研判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和网上信访制度。
3.2012年起,完善公共安全季度形势分析会、重点时期安全稳定工作会商会等制度建设。
4.2013年会同团市委制定《珠海市应急志愿者积分考核奖励管理办法》。
5.2013年公安、城管部门率先完善新型危机沟通机制。
6.2013年建设大型群众性活动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7.2013年起,健全非紧急救助服务体系。
市民政局
1.2012年制定城乡防灾减灾应急工程能力建设保障预案。
2.2013年前制定和完善《珠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3.2013年起,健全救灾捐赠工作机制。
4.2014年负责建设市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
市财政局
1.2012年制定《珠海市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拨付和监督制度。
2.2012年制定财政应急资金保障预案。
3.2013年起,建立市级财政应急专项资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2012年起,加强劳资纠纷风险分析与应急预案建设。
2.2013年前推动出台《珠海市欠薪保障条例》。
市国土资源局
1.2012年起,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2.2014年底,完成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等应急体系建设。
市环保局
1.2012年会同珠海海事局编制《珠海市水域溢油和化学品污染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建设规划》。
2.2012年开展近岸海域环境实时在线水质监测遥报系统建设,推进珠江口海域环境实时在线监测与可视化系统项目建设,形成监测网。
3.2012年起,加快广东省核电科技珠海产业园工程建设。
4.2012年起,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全市环境预测预警监控系统建设。
5.2013年开展建立危险废物临时集中储存点,提升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完善我市防污染能力配套建设。
6.制定核辐射应急预案,会同市应急办与江门市开展关于核事故联合应急预案建设。
7.建立专门机构,科学处置放射性超标物质,提高放射性污染的处置能力及后续处置能力。
8.建立我市核应急救援队伍及核辐射监测点位站,增加专业人员和辐射监测仪器。
9.完成《珠海市核应急与辐射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工程,建立和完善市核应急指挥中心。
市交通运输局
1.2012年制定和完善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预案。
2.2013年建立交通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
1.2011年开展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斗门区围内排涝整治及乾务水库三期加固工程建设。加强前山北部排污排洪系统工程建设。
2.2012年制定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应急预案。
3.2012年开始建设供排水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4.2012年起,加强生物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5.2013年健全地下管线安全责任体系。
6.2013年底前完善供水事故应急预案、排水事故应急预案。
7.2014年建立健全农业应急物资储备库。
市文体旅游局
1.2012年起,建设一定数量的应急避难场所,拓展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
2.2012年起,在重要旅游景点建设一定数量的应急避难场所,到2015年底建成。
3.2012年-2013年会同万山区、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珠海海事局等共同制定海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海岛酒店食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海岛旅游事故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
市卫生局
1.2012年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指引。
2.2012年起,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完善职业病防控体系,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精神疾病。强化卫生核心专业队伍体系建设。
3.2012年起,督促医院设置紧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4.2013年制定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5.2013年建立医疗卫生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6.2013年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加强突发事件药品、疫苗等应急储备,建立快速调用程序。
市市政园林和林业局
1.2012年起,建设一定数量的应急避难场所,拓展广场、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
2.2013年制定地下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3.2015年完成地下管线建设管理规范。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2011年起,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应急管理考核评估体系。
2.2011年起,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
3.2012年修订《珠海市安全生产条例》。
4.2012年起,加强大型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应急预案管理。
5.2012年起,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管理。按照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指导和督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
6.2012年起,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备案与督察检查制度,完善重大危险源登记台帐。
7.2013年-2015年,依托珠海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大队和大型企业建立健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库。
市口岸局
1.2012年会同拱北海关、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编制珠海市口岸踩踏、停电、公共卫生事件、核生化和恐怖袭击事件等应急预案,强化综合应急预案、联合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起,逐步加大对口岸避难场所建设的投入,到2015年底建成。
3.2013年建立口岸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4.2014年建立口岸信息共享平台。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013年建立药品安全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市人防办
1.2012年开展应急疏散预案、人防应急预案编制。
2.2013年起,会同市科工贸信局、市发改局、市民政局、各区(经济功能区)建设一定数量的应急避难场所,到2015年底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库与避难场所建设。
3.2013年开展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和人防教育基地建设,拓展人防工程的应急避难功能。
4.2015年底,完成市人防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和101工程二期(指挥通信系统)建设。
市三防办
1.2012年起,加快推进三防指挥系统建设,进一步整合海洋、气象、水文、公安、海洋农渔和水务等与三防工作相关的信息资源,加强预警预报,科学调度决策。
2.2012年起,强化以三防抢险预备队伍、驻珠军警部队、冲锋舟队伍为核心的队伍体系建设,并建立三防演练、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提高全市三防快速反应能力。
3.2013年起,按照国家水利行业标准制定防汛抢险物资足额储备计划并逐年落实,提高应急保障水平。
团市委
1.2012年会同市红十字会开展应急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2.2012年制定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市应急志愿者协会和应急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急志愿服务项目。
3.2012年起,构建以专业应急志愿者为基础、各种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应急志愿者队伍体系。
4.2012年起,牵头研究制订应急志愿者队伍管理办法,完善应急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认证和志愿服务活动资金募集等制度建设。
5.2013年会同市公安局共同制定《珠海市应急志愿者积分考核奖励管理办法》。
6.2013年起,开展巨灾救援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
市红十字会
1.2012年起,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灾后精神卫生救援制度,构建立体化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系统。
2.2012年会同团市委开展应急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3.2012年起,构建以专业应急志愿者为基础、各种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应急志愿者队伍体系。编写应急队伍学习训练大纲和相关规章制度。
4.2013年建立健全备灾救灾中心物资库。
市气象局
1.2012年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应急预案。
2.2012年起,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推进全市气象探测网络精细化预报体系建设。 中央、省驻珠单位和重点企业
(一)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12年起,完善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建设。
(二)珠海海事局
1.2012年编制《珠海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开展对我市水域水上污染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配置研究。
2.2012年建立健全港口码头防污联合投入机制,开展码头防污能力和水上清污队伍建设。
3.2012年-2013年会同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市文体旅游局、万山区等单位,共同制定海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海岛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海岛酒店食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海岛旅游事故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
4.2012年起,加快推进市海上搜救中心等试点单位应急平台建设,确保2013年底实现与国家、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5.2012年起,开展海上搜救等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6.2012年起,强化搜救核心专业队伍体系建设,加大油污事故应急能力建设。
7.2015年底,在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斗门区配置规模适合的水上污染应急设备库,在东部地区增设应急设备库。
(三)珠海供电局
1.2013年制定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建设应急预案。
2.2013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2014年协助电厂推进黑启动能力建设。
(四)珠海公交集团公司
1.2012年开展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强化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2013年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五)珠海水务集团公司
1.2012年开展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强化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2013年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3.2013年建立供排水专项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地下管线等城市公共设施安全责任体系。
(六)珠海机场管理公司
1.2012年开展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强化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2013年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3.2013年建立航空专项风险管理体系和空港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七)珠海航展公司
1.2012年开展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强化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2013年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3.2013年建立航空专项风险管理体系和发展航空应急救援应急产品。
(八)中国电信珠海分公司
1.2012年开展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强化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2013年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3.2012年起,推进全市数字集群无线对讲系统等应急通信建设。
4.2013年建立通信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九)中国移动珠海分公司
1.2012年开展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强化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2013年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3.2012年起,推进全市数字集群无线对讲系统等应急通信建设。
4.2013年建立通信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十)中国联通珠海分公司
1.2012年开展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编制,强化岗位应急预案建设。
2.2012年-2013年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3.2012年起,推进全市数字集群无线对讲系统等应急通信建设。
4.2013年建立通信专项风险管理体系。
(十一)各重点企业、高危行业和重要基础设施
1.2012年起,加强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信息搜集、风险分析、脆弱性分析、应急能力评估。
2.2012年起,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3.2012年起,编制和优化次生衍生应急预案、应急疏散预案、企业场外应急预案等,建立和强化企业内部救援联动制度建设。
4.重点产业与项目建设应急预案建设,2012年起下列重点产业与项目建设与运营单位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市政府备案,纳入市应急预案数据库。
(1)中航通飞产业项目建设应急预案;
(2)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建设应急预案;
(3)三一重工港口机械制造产业项目建设应急预案;
(4)玉柴柴油发动机产业项目建设应急预案;
(5)港珠澳大桥管线隧道建设应急预案;
(6)高栏港高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机场高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金港高速金凤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科技创新海岸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
(10)广东省核电科技珠海产业园建设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