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太原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的通知

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太原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体局,委直委管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新冠病毒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推动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引导群众规范合理使用中医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6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急函〔2023〕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及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晋疫情防控办函〔2023〕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委组织有关中医专家制定了《太原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推广应用。
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月11日

太原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

  一、预防方案
  中医药预防能有效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
  (一)药物预防
  1.预防处方一
  处方组成:生黄芪10g、防风6g、生白术6g、炒苍术6g、连翘12g、芦根15g、焦槟榔10g、桔梗6g、贯众6g。
  功效主治:益气固表、清热祛邪。用于素体肺卫气虚、易于感冒之症。
  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ml~300ml,分1~2次温服。连服3~5日。
  (注:儿童、老人请根据年龄、体重情况酌情减量使用,或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
  2.预防处方二
  处方组成:炙甘草10g、干姜10g、藿香10g。
  功效主治:温阳化湿。用于脾胃阳虚、寒湿阻滞所致的畏寒肢冷、咳吐白痰、大便稀溏等症。
  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ml~300ml,分1~2次温服。连服3~5日。
  3.预防处方三
  处方组成:生黄芪9g、金银花5g、藿香3g。
  功效主治:益气清热。适用于各类人群。
  服法:每日1剂,沸水冲泡3~5分钟,亦可用养生壶煎煮。
  (二)外用方
  1.香囊方:艾叶、炒苍术、冰片、白芷、菖蒲、藿香、山奈等量。
  功效:辟瘟除秽。
  用法:每种1.5g~3g,总量10g~20g,儿童、老人酌减。打成粗粉装香包中,佩戴胸前。
  (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2.居室外熏方:炒苍术30g、艾叶15g。
  功效:避秽解毒。
  用法:炮制成艾灸粒,在房间或一定区域内点燃烟熏,每50平方米用2~3粒,每日两次。
  (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过敏体质者慎用或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
  (三)穴位按摩
  1.按摩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人的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作用:缓解发热,特别适合感冒后高热不退的人群。
  操作:用一手的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按摩一两百次。
  2.按摩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作用:缓解头痛、清热疏风解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操作:坐着,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拇指揉捻穴位,以酸胀透遍全身为宜,操作2分钟。
  3.按摩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作用:缓解鼻塞流涕、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状。
  操作: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胀感且向额面部放射为宜。
  4.点揉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力。
  操作:用一手的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四)艾灸疗法
  艾灸神阙、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有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的作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感冒。
  (五)起居调摄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尽量减少聚集。
  2.起居有常,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居住环境要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
  3.食饮有节,营养均衡:饮食要饥饱适度,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少吃辛辣燥性食物。
  4.不妄作劳,适度运动:要劳逸适度,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八段锦、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以增强体质。
  5.调畅情志,心态乐观:不要过于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6.做好防护,及时就诊:要勤洗手,外出建议佩戴N95或KN95口罩。出现感染可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运用中医药进行干预。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前往医疗机构就医: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烧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天;体温35℃及以下;抽搐;呼吸困难或气促;失语或不能行动;胸部或腹部疼痛;头晕或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虚弱或脚步不稳;孕妇的胎儿活动减少或停止(适用于妊娠期24周或以上的孕妇);持续不能饮食,或呕吐超过2天。尤其是60岁以上有糖尿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神情淡漠、狂躁、不能进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
  1.通用基础方
  大青龙汤合五苓散:生麻黄9g、桂枝9g、生石膏25g、苦杏仁10g、甘草9g、大枣10g、生姜10g、茯苓15g、猪苓9g、泽泻9g、生白术9g。
  主治:用于新冠病毒感染者早期。(注:老人、儿童及体弱者酌减)
  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ml~300ml,分1~2次温服。连服3~5日。
  处方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6号)
  2.北方地区协定处方
  加味葛根汤:葛根15g、麻黄10g、生石膏2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0g、桔梗15g、甘草10g。
  主治:用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发热等症状。若头痛身痛明显,可酌加羌活10g、白芷10g、川芎10g;若咽痛明显,可酌加射干15g、牛蒡子10g;若咳嗽明显,可酌加杏仁10g、枇杷叶10g。(注:老人、儿童及体弱者酌减)
  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ml~300ml,分1~2次温服。连服3~5日。
  处方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6号)
  3.清肺排毒汤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病例,结合患者情况规范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款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广藿香9g。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餐后40分钟服用,3日一个疗程。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
  推荐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
  处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急函〔2023〕4号)
  (二)辨证分型治疗
  1.成人治疗
  1.1 轻型
  (1)疫毒束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无汗,身体酸痛,咽痒咳嗽或咽干痛,痰粘少,鼻塞浊涕。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推荐处方:葛根15g、荆芥10g、柴胡15g、黄芩15g、薄荷10g、桂枝10g、白芍10g、金银花15g、桔梗15g、枳壳10g、前胡15g、川芎10g、白芷10g、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每日2~4次,口服。以下处方服法相同(如有特殊,遵医嘱)。
  (2)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咽干,或咳嗽咯痰,或恶心、腹泻、大便黏腻。舌淡胖,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寒湿疫方
  麻黄6g、生石膏15g、炒苦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绵马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广藿香15g、佩兰9g、炒苍术15g、茯苓45g、白术30g、焦麦芽9g、焦山楂9g、焦神曲9g、厚朴15g、焦槟榔9g、草果9g、生姜15g。
  (3)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周身酸痛,咽干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咳嗽痰少,或胸闷、纳呆、腹泻、大便黏腻。舌红略胖,苔白腻或厚或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炒苍术l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
  1.2 中型
  (1)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恶风寒,周身酸痛,咽干咽痛,或憋闷、腹胀便秘。舌红或暗,舌胖,苔腻,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麻黄6g、炒苦杏仁15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炒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15g、甘草10g。
  (2)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炒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广藿香10g、草果6g、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3)疫毒夹燥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咽干咽痛,或便秘。舌质淡,苔薄白少津而干,脉浮紧。
  推荐处方:宣肺润燥解毒方
  麻黄6g、炒苦杏仁10g、柴胡12g、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白芷10g、羌活15g、升麻8g、桑叶15g、黄芩10g、桑白皮15g、生石膏20g。
  1.3 重型
  (1)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气喘促,胸闷,咳嗽,痰黄黏少,或痰中带血,喘憋,口干苦黏,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麻黄6g、炒苦杏仁9g、生石膏15g(先煎)、甘草3g、广藿香10g、厚朴10g、炒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生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10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以下处方服法相同(如有特殊,遵医嘱)。
  (2)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神昏谵语,或发斑疹,或咳血,或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推荐处方:生石膏30~6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水牛角30g(先煎)、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甘草6g。
  (3)阳气虚衰,疫毒侵肺证
  临床表现:胸闷,气促,面色淡白,四肢不温,乏力,呕恶,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苔少或白苔,脉沉细或弱。
  推荐处方:扶正解毒方
  淡附片10g、干姜15g、炙甘草20g、金银花10g、皂角刺10g、五指毛桃(或生黄芪)20g、广藿香10g、陈皮5g。
  1.4 危重型
  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则气喘,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附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2.儿童治疗
  2.1 轻型、中型
  (1)风热湿毒证
  临床表现:发热,干咳少痰,咽痛,鼻塞流涕,烦躁哭闹,乏力,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推荐处方:健儿解毒方
  麻黄4g、生石膏12g(先煎)、炒苦杏仁5g、甘草5g、广藿香9g、薏苡仁15g、芦根10g、枯梗6g、连翘9g、生山楂10g。
  服法:每剂煎煮成100ml,≤3岁儿童服50ml,3+~7岁服100ml、7+~14岁服用150~200ml:其中高热、病情急者,剂量可酌情加大,分2~3次温服,其中婴儿或服药困难的儿童,可分多次温服,每次5~10ml不等。
  (2)风寒湿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倦息乏力,呕恶,纳呆,舌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麻杏苡甘汤合参苏饮
  麻黄4g、薏苡仁10g、炒苦杏仁5g、苏叶6g、葛根10g、茯苓10g、枳壳6g、桔梗6g、木香5g、广藿香5g、陈皮3g、防风6g、太子参5g、炙甘草5g。
  服法:同上。
  2.2 重型、危重型
  参照成人重型、危重型治疗方案,在辨证基础上,突出通腑泄热解毒、镇惊开窍及扶助正气之法,酌情选用安宫牛黄丸、独参汤等进行加减治疗。
  以上处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急函〔2023〕4号)
  (三)中成药治疗
  1.恶寒重,全身酸痛甚者:九味羌活丸(颗粒)、四季感冒片、荆防颗粒等。
  2.伴有咽痛甚者:六神丸(胶囊)、清咽滴丸、喉咽清颗粒等。
  3.发热甚者: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清开灵颗粒。儿童可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
  4.黄痰:橘红颗粒(丸)、痰热清胶囊等。
  5.白痰:橘红痰咳液、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等。
  推荐来源: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的通知》(晋疫情防控办发〔2022〕122号)   三、康复方案
  通过中医药康复手段可以改善症状、调节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一)药物康复
  1.肺卫气虚证
  临床表现:平素乏力,不耐劳作,易出汗,易感冒,怕冷。舌淡苔白,脉细。
  推荐处方:生黄芪10g、白术6g、防风6g、芦根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300ml,分1~2次温服。
  2.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广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3.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沙参10g、北沙参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4.寒饮郁肺证
  临床表现:痒咳,或阵咳、呛咳、夜咳,遇冷加重,过敏而发,白痰难咯,苔白腻,脉弦紧。
  推荐处方:射干9g、炙麻黄6g、干姜15g、紫菀30g、款冬花30g、五味子15g、法半夏9g、前胡15g、百部15g、苏子9g、葶苈子15g、川贝粉3g(冲服)。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5.气血亏虚证
  临床表现:失眠心悸,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目眩。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推荐处方:白术10g、茯神20g、生黄芪10g、龙眼肉10g、酸枣仁10g、党参15g、木香10g、甘草6g、当归10g、远志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300ml,分1~2次温服。
  6.脾胃寒湿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泛恶欲呕,腹痛便溏,头身困重,小便短少,肢体肿胀,面色晦暗。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推荐处方:大腹皮10g、白芷10g、紫苏15g、茯苓20g、半夏曲10g、白术15g、陈皮10g、厚朴10g、桔梗10g、藿香20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200~300ml,分1~2次温服。
  值得关注的是除上述最常见的类型外,由于每个人基本身体素质不同,感染康复后所表现出的不适症侯亦有所不同,此时应结合中医四诊进行辨证用药,如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失眠等不适者,治疗上以养心安神为主;主要表现为纳差、恶心、大便异常等不适者,治疗上以健脾祛湿为主;主要表现为身痒、皮疹等不适者,以祛风养血为主;主要表现为四肢倦怠、身痛等不适者,以益气养血通络为主;主要表现为咳嗽、咽部不适等,以利咽清肺止咳为主;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等情志不适者,以疏肝、调养心肾为主等。总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后的中药使用,应时刻以辨证施治为宗旨,使机体气血充和,阴阳平衡,正气得复。孕产妇及特殊体质人群需在中医医师指导下用药。
  (二)代茶饮
  1.利咽茶:麦冬5g、桔梗3g、生甘草3g、藿香5g。
  功效:养阴清热、利咽祛痰。用于咽干、口干等症。
  2.金银花3g、桑叶3g、芦根5g、陈皮3g、玫瑰花3g。
  功效:用于易上火、咽干咽痛等阳热体质。
  3.生黄芪5g、白术6g、防风5g、金银花3g、山楂3g。
  功效:用于易疲乏、易感冒等气虚体质。
  4.太子参5g、麦冬3g、五味子3g、金银花3g、玄参3g。
  功效:用于易口干、咽干等阴虚体质。
  5.玫瑰花3g、代代花3g、香橼5g、佛手5g。
  功效:用于情志抑郁、焦虑等气郁体质。
  上述代茶饮服法:每日1剂,沸水冲泡3~5分钟,亦可用养生壶煎煮。可加冰糖。
  (三)康复疗法
  1.艾灸疗法:常用选穴为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等。每日1次,每次选3~5穴,艾灸20分钟。
  2.经络推拿: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每日1~2次,每穴按揉3~5分钟。
  3.穴位按摩:常用选穴为太渊、膻中、中府、肺俞、肾俞、大肠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痒、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泽等。每日2次,每穴按揉3分钟。
  4.耳穴压豆:常用耳穴为支气管、肺、内分泌、神门、脾、胃、大肠、交感等。每日1次,贴穴后按揉1~2分钟。
  5.刮痧疗法: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每周1~2次,以皮肤泛红出痧为度。
  6.拔罐疗法:以背腧穴为主,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隔日1次,每次10~15分钟。
  7.针刺疗法:常用选穴为太渊、曲池、肺俞、足三里、阴陵泉、关元等。随症配穴:乏力、怕冷、舌淡者,可加膈俞、肾俞、大肠俞;食欲差、大便稀溏、舌淡者,可加中脘、天枢;咳嗽、咳痰、舌淡者,可加大椎或定喘、膏肓等。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注:膏肓、肺俞、膈俞等穴局部肌肉薄,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引起气胸)
  8.小儿外治法
  (1)小儿推拿疗法:开天门50~100次,推坎宫50~100次,揉太阳50~100次,拿风池5次,清肺经100次,推膀胱经每侧30遍,推脊50遍,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证属风热湿毒证者,加清肺经100次,推三关40次,退六腑120次;证属风寒湿毒证者,加推三关90次,退六腑30次。
  (2)刮痧疗法:取前颈、胸部、背部,先涂抹刮痧油,刮拭5~10分钟,以操作部位发红出痧为宜。
  (3)针刺疗法:咽痛者,取少商穴,局部消毒后三棱针点刺出血;高热不退者,取耳尖穴或十宣穴,局部消毒后三棱针浅刺放血。
  (四)饮食调养
  总体建议:膳食平衡,食物多样,注重饮水,通利二便,并注重开胃、利肺、安神。根据食物属性和患者情况,进行食材的选择:有怕冷、胃凉等症状的,推荐生姜、葱、芥菜、芫荽等;有咽干、口干、心烦等症状的,推荐绿茶、豆豉、杨桃等;有咳嗽、咯痰等症状的,推荐梨、百合、落花生、杏仁、白果、乌梅、小白菜、橘皮、紫苏等;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的,推荐山楂、山药、白扁豆、茯苓、葛根、莱菔子、砂仁等;有便秘等症状的,推荐蜂蜜、香蕉、火麻仁等;有失眠等症状的,推荐酸枣仁、柏子仁等。
  (五)运动保健
  新冠病毒感染初步康复后,可选择适当的传统功法锻炼。
  (1)八段锦:练习时间10~15分钟左右,建议每日1~2次,按照个人体质状况,以能承受为宜。
  (2)太极拳:建议每日1次,每次30~50分钟为宜。
  (3)呼吸六字诀:“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依次每个字6秒,反复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议每日1~2组,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调整当天运动方式及总量。
  (4)呼吸疗愈法:主动进行缓慢深长的腹式呼吸训练,可采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或鼻吸鼻呼,释放和疗愈身心。
  (5)“三一二”经络锻炼法:“三”指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的按摩,“一”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二”是两下肢下蹲为主的体育锻炼。建议每日1~2次,按照个人体质状况,以能承受为宜。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