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临港新片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临港新片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沪自贸临肺炎防控办〔2020〕8号 2020年)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署,临港新片区强化底线思维,注重责任落实,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紧紧咬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不放松,针对入境旅客持续增加、国内多地先后出现疫情新变化、秋冬季节可能出现的流行性疾病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等风险,现就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结合临港新片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进一步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理念,充分抓住秋冬季到来之前宝贵的“窗口期”,坚持以防为主、以控为要,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持续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和特殊机构的防控措施,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发生的秋冬季节疫情风险,及时做到补短板、堵漏洞,进一步巩固疫情向稳向好态势,为奋力夺取临港新片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创造良好条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举措
  (一)落严落实“外防输入”各项任务
  1.全面夯实闭环管理机制。针对申请“7+7”隔离模式的本市入境人员以及“14天”居家隔离的六类特殊人员,继续落实专人专车接收转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四人工作小组”做好居家隔离无缝对接,做严做实社区管控闭环。对接市、区相关部门,完善商务快捷通道人员接收安置工作,确保新片区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畅通。(防控办、社区组、园区企业组、商旅企业组)
  2.筑牢筑实居家隔离墙。继续采用“技防+人防”的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实时掌握隔离人员动态,强化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处置。落实隔离人员专班管理,每个隔离对象安排专人联系,动员发挥好楼组长、党小组组长、党员及志愿者作用,寓管理于服务,共同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管控。坚持一个标准、一个手势,严格落实涉外人员居家隔离。居委、清运公司做好日常生活服务保障,体现“临港温度”。(社区组、生态和市容管理处、综合治理处)
  (二)全面做好“内防反弹”各项举措
  1.及时提示居村减少人员集聚。尤其在中秋、国庆、元旦等节假日来临前,发布工作提示,要求红白喜事简办,落实“谁主办谁负责”,把好农村集中办酒场所食品卫生和场地消毒关,做到人员数量清、来源明、消毒措施到位。(社区组)
  2.加强社区风险监测和管控。根据大数据推送的人员信息,组织对辖区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国家和外省市通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各社区、居村对纳入社区管理的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做好发热、呼吸道症状等监测。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对发现的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密接人员及时核实信息,并向防控办报告,落实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等措施;对发现的中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每日做好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登记,督促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者及时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在本地出现新发病例后,立即组织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民警等开展逐户排查,发现近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及时就近转送至具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防控办、各工作组)
  3.继续严格落实来沪返沪人员登记、测温、验码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方便居民生活。每日统计居家隔离人员所在居村和所采取的技防人防措施,督促各居村落实各项隔离监管和服务措施。(社区组)
  4.强化重点场所管控。民政服务(养老院等)、学校(托幼机构)、宗教场所等特殊场所和餐馆、农贸(海鲜)市场、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做好机构内人员及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每日检测体温,观察询问是否有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在落实临时隔离留观和个人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及时就近转送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特殊场所要按照“一单位、一方案”的原则,落实日常监测点、隔离点设置,落实闭环转运、服务保障等防控措施。(商旅企业组、社区组、党群工作部)
  5.强化重大活动管控。做好大型活动和大型会展等人员聚集活动的防疫保障,督促主办方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一活动一方案”要求,制定大型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严格落实入场体温检测和展区、活动区域内人员持续体温检测,加强巡查,做好对异常症状人员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同时加强场馆、电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以及中央空调系统的日常消毒和卫生监测。(商旅企业组)
  6.加强精准防控。当发生本地感染的散发病例时,严格落实病例居住小区和工作所在社区的测温、验码或登记等措施,对病例所居住楼栋或自然村(组)实施全封闭管理。当发生感染来源明确的聚集性疫情时,严格落实病例居住小区和工作所在社区封闭管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周围划定警戒区域,落实区域内所有人员测温、验码、登记等措施,按“应检尽检”原则开展核酸检测。当发生感染来源不明的聚集性疫情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加强发热病例监测;配合相关部门对病例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和高危环境共同暴露者进行全覆盖核酸检测,对重点区域开展环境监测。落实人员排查管控,实行区域封锁。(防控办、社区组、应急管理处、综合治理处)
  7.加强督查指导。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不定期到居村实地检查居家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到企业、施工工地、农贸市场、重点商圈等实地检查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时针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防控办、园区企业组、商旅企业组、施工工地组、社区组)
  (三)落细落实秋冬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
  1.进一步抓住“落脚点”。深化社区居村精准防控,对首次进入小区人员落实好信息登记等各项措施,优化人流、车流、社区公共场所和出入口管理,针对群众需求有序开放小区门,做到疫情防控和方便居民生活相统筹。加强宾馆监测,对进出宾馆人员实施体温监测、验码和登记,实施每日发热人员“零报告”制度。如发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按照本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落实相应的隔离观察或社区健康管理措施。(防控办、商旅企业组、社区组)
  2.进一步管好“流动中”。深化包干责任精准防控,针对办公中心、车站、码头、地铁、农贸市场、银行网点、超市、重点商圈等人员流动场所,落实登记、测温、查码、消杀、戴口罩、人流控制、防集聚等措施,加强食品、环境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管理,加大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力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追溯管理制度。针对商品交易市场、食品生产企业、超市、餐饮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等重点场所和企业制定秋冬季节疫情防控方案。(园区企业组、保税区组、商旅企业组、机关事业组、金融贸易处、建设和交通管理处)
  3.进一步服务“就业岗”。据最新行业疫情防控指引,调整细化年初制定的相关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继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企业精准防控,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对人员聚集工作场所,继续做好人员测温、室内通风、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健康监测和防护等。做好境内外员工返沪管理等工作。(园区企业组、施工工地组、保税区组、商旅企业组、金融贸易处)
  4.进一步看紧“学校门”。深化教育培训精准防控,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和大中专院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督导,加强对境外、国内疫情高中风险来沪返沪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督促各级各类学校细化校园管理和人员管控方案,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遇突发事件按程序及时处置上报。(校区组)
  (四)着力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各项工作
  1.加强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厕所等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和消毒。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以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为重点,集中清理堆积杂物、陈旧垃圾、装修建筑垃圾等,集中力量消灭卫生死角。广泛宣传《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引导群众树立良好卫生习惯。(各工作组)
  2.关注重点单位、重点场所,提高单位卫生管理水平。发挥行业管理作用,完善对学校、农贸市场、餐饮单位、旅游景点、交通集散地、建筑工地、住宅小区等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督促落实卫生达标责任。(各工作组)
  3.严格管理涉疫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强化居家隔离点小区等疫情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确保收集容器、专运车辆、处置设施完好正常,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和流程抓好疫情生活垃圾的处置。(生态和市容管理处)
  4.以卫生防病为核心,强化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开展以“城乡清洁、灭蚊除害”为重点的集中行动,做好蚊虫消杀工作,降低“登革热”等依靠蚊虫传播的流行病的发生。搭建鼠害、虫情群众报告平台,鼓励市民通过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反映病媒生物危害情况。加强专业消杀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科学指导消杀人员正确选择和使用药械。(社区组)   三、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
  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临港新片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和指挥运行机制维持不变,各工作组、各部门、各基层组织和单位疫情防控领导机构、指挥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不变。各工作组、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完善信息共享、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加强协同联动,在保证疫情防控日常工作平稳运行的同时,始终保持临战状态,一旦发生疫情,迅速高效应对。
  (二)检查督促
  要继续细化强化居民区疫情防控管理操作的相关工作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不断查找不足、短板,组织力量对面上居家隔离、首次来沪人员登记管理服务不到位、公共场所消毒不到位等问题开展走访指导,查找补齐防控短板。各相关工作组要持续梳理防控风险点、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强社区、市场、地铁、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排查,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同时,要督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不断巩固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
  (三)工作保障
  加强人员培训和人员储备,对企事业单位、特殊场所、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转运人员保障工作,适时开展人员轮换,确保防控队伍具有良好的持续作战能力。积极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建立应急储备机制,鼓励家庭储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物资。联系巩固一批口罩、防护服、额温枪等物资的生产厂家、药房等市场供应渠道。加强经费保障,统筹优先安排好疫情防控资金,切实保障疫情防控设备和物资、临时观察点运行等相关支出。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