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徐州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市国资委2020年度和“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的通知

徐州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市国资委2020年度和“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的通知
(徐国资〔2021〕10号)


各市属监管企业、委各处(室):
  《市国资委2020年度和“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经委党委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
徐州市国资委
  2021年3月8日

  附件:
  市国资委2020年度和“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

  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国资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20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国资系统上下一心、团进拼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双胜利”。截止2020年12月底,市国资委监管企业12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4517亿元;同比增长24.5%;归母所有者权益1199亿,同比增长7.62%;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51亿元,同比增长2.45%;负债率61%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实现了授权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主动担当作为,发挥国资国企作用
  一是严密细实抓好疫情防控。全市国资国企自觉把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各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的良好局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徐工集团主动派出330多台设备紧急驰援武汉抗击疫情,全球募集防疫物资、捐款捐物千万余元支援全市抗疫;市公交公司获得全市疫情防控先进集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措施和市委市政府支持中小企业21条政策,稳定职工就业岗位,做好租金减免工作,12家监管企业共计减免租金6891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622户、个体户1989户。全年校招1850名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社招2686人落户监管企业,为稳就业发挥国企重要作用。二是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协调市国有企业筹资50余万元,分别捐赠至我市对口帮扶对象宝鸡市的5个结对县。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企村联建 共走振兴路”行动,动员市、县国有企业到农村拓展发展空间、助力乡村振兴,争当企村联建“探路先锋”,在企村联建中展现国资国企责任担当。三是服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发挥好“顶梁柱”、“排头兵”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资本运营,展现国有企业主力军风采,2020年,全市城建重点工程年度计划投资约676亿元,其中,国企投资约324亿元,占比达47.9%,实施了园博园、金融中心、方特、大风歌城等重大项目,地铁二号线顺利运营。指导徐工集团、国投集团、铁矿集团等4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划转3.38亿元资本金充实社保基金。
  (二)着力深化改革,推动重点事项落地
  一是徐工有限混改基本完成。督促徐工有限按节点落实“双百企业”行动计划,指导徐工集团相继完成与有限间产业划分与资产整合、制定战略投资者引进及核心骨干员工持股方案等。9月22日徐工在南京同战略投资者举行签约仪式,与3家国有控股企业签订54亿元的股权转让协议,与12家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平台签订156.56亿元的增资协议,共计引入资金210.56亿元,成为当年混改全国第一大单,也是近三年全国装备制造业混改第一大单,并获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2020年‘双百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评估A级企业”。二是持续深化市属二级以下企业混改。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要求,推进二级以下企业股权多元化。指导国投、轨道、新盛、交控、铁矿等集团所属二三级公司通过联合出资、受让股权、入股合作等形式推进混改,完成新设及存量混改共计6家。三是稳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指导国投集团进行省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对国投集团的授权事项由9项扩充细化至26项,指导国投集团制定《试点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改革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外部董事已派驻到位,且实现外大于内,健全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指导部分二级公司试点经理层契约化和任期制管理,按“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四是顺利完成淮海国际陆港集团组建。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牵头负责陆港集团组建及制定完善陆港集团运营工作方案,在国投、交控、铜山、睢宁及经开区国资共同出资1.38亿元基础上,对新梳理的5项资产采取先易后难、分批注入方式,平稳将相关企业资产注入陆港,顺利完成资产交接,为增强陆港集团投资建设能力以及服务港务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三)管好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配置
  一是推动企业聚焦主业转型发展。按照省国资委部署要求,在省内13个地市级国资系统中率先完成本市国资系统资本布局和产业链摸底调查,夯实监管工作基础。指导徐工集团夯实工程机械主业板块,积极布局精密铸造高端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全方位构建金融服务体系,控股恒鑫金租、筹备建设商业保理公司,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指导国投集团加快布局新能源、大健康及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指导新盛集团做好城市重大功能性项目、打造粮食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循环产业园建设;地铁集团2、3号线工程建设全力推进,2号线实现通车运营,3号线二期工程和6号线一期工程同步开工建设;交控集团强化“交通工程、综合物流、公共出行”三大主业,通过重组瘦身减少子企业29家。二是深入推进集中统一监管。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脱钩移交及“事改企”企业接收工作。会同市财政局、审计局实地调研,逐家了解企业情况、梳理困难问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督促各集团公司一企一策制定实施改革发展方案,对接收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规范管理制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确保接得住、管的好、发展的好;研究制定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徐州市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制度有力促进了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和规范监管。三是推进“处僵退劣”遗留问题处置。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稳妥做好遗留问题处置,完成列入省市计划的6家“僵尸企业”清理任务,徐工集团所属的徐州回转支承公司、徐工桥箱公司和徐工桥箱厂已破产清算完毕。铁矿集团所属利国铁矿、晟源公司已破产终结,华鑫烧结厂破产清算进入收尾阶段。督促市属企业主动清理所属“僵尸企业”30家,并对1家长期亏损企业实施改制,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
  (四)突出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市场化理念导向。指导推动市属8家投融资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研究制定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实施方案,坚持“两去两增一强化” (即管理理念上去除行政化、增强企业化,经营理念上去除平台化、增强市场化,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实现管理和经营理念根本转变,集中优质资源做强主业,着力打造主业集中、市场化程度高、有核心竞争力的国企集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二是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8家投融资公司为重点,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推进董事会建设,2020年4月向国投集团、国盛集团、交控集团等3家试点企业委派7名兼职外部董事,半年以来运行良好,7名兼职外部董事共计参与25次董事会,审议90余项议案,为所在企业提出各类意见建议80余条,有力提升了企业董事会决策水平。三是推进困难企业改革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经多轮沟通、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蓝天大楼破产重组方案和收购新华印刷厂框架协议(草案),待条件具备后报政府审批。统筹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接收驻徐央省企退休人员74302人,完成率100%,并得到了省国资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五)切实加强监管,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一是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制度。深入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监管职能转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修订完善审批事项清单,制定出台2020年委审批事项清单;研究制定《市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市属企业问题整改监督闭环管理实施办法》《市国资委关于规范督查工作的意见》《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关于加强市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强化监督责任追究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按“立改废”工作规范要求,清理委2005~2019年出台政策文件124件。二是完善市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完成2019年度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下达2020年经营业绩目标任务。为增强企业活力,鼓励创新创优、高质量发展,更好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制定实施结合企业实际的更为科学的考核办法。三是做好国资监管基础工作。加强产权登记、产权流转、资产评估、资产统计、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截止12月底企业共完成资产评估备案60项,涉及企业评估账面净资产90.09亿元,评估后净资产约262.66亿元,评估增值约147.53亿元,资产增率值为191.55%。四是提升国资监管信息化水平。深化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与浪潮徐州分公司合作建设国资在线监管系统,项目一期包括三重一大、企业基本信息、财务报表、改革改制、安全生产、人员信息、董事会管理、国资经营性房产管理等共计16个模块,目前已进入上线初期运营阶段。五是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研究制定《市国资委营商环境深化年工作方案》,对营商环境深化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深化国资系统营商环境建设,更好服务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截至今年12月底,已兑现中小企业账款共计5781.84万元,结款率100%,较好的完成了市属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账款支付工作。
  (六)坚守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是努力消除安全生产隐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安全生产部署要求,成立国资委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召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深入企业督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等活动。二是持续推进“一违三乱两高两低”专项治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按市国资系统“一违三乱两高两低”专项治理推进会精神,组织监管企业持续深化专项治理,督促企业再排查、再整改,强化产权投资、财务管理、考核分配、选人用人等重点环节监管,组织企业自查互查,做到“四应四尽” (应查尽查无死角、应改尽改全到位、应建尽建全覆盖、应处尽处零容忍)。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排查的509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2%,违规资金做到应退尽退、能退尽退。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1163条,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24人。制定《关于推进“一违三乱两高两低”专项治理常态长效的工作意见》,促进企业建章立制,强化风险防控,推进专项治理常态长效。三是强化企业政府隐性及自营债务管控。及时了解市属企业债务情况,督促企业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密切跟踪债务变化,有效降低政府隐性债务。加强投融资事项监管,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指导企业聚焦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把更多资源集聚到核心业务上来。
  (七)实施“七化”提升,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七化”工程筑牢党建基础。年初党委制定基层党建“七化”提升方案,推进企业基层党建组织标准化、党建制度体系化、党建责任具体化、党建目标效能化、党建宗旨融入化、党建方式创新化、党建成效考量化,实现了年底80%以上党组织达“七化”标准、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清零。年中评定表彰12个五星级党支部作为示范点,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扎实推进组织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铸魂”。年初党委下发《2020年市国资委党的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党建工作5个方面24项责任清单,对全年党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印发《市国资委党委关于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通知》,加强和规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进一步强化党的政治建设铸牢党员灵魂。三是从严压实企业党委主体责任。通过企业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述职、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印发全面从严治党述职评议点评意见整改方案等方式,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按照《徐州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020年度任务清单》要求,修订《党建考核细则》,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四是全力推进巡察整改任务落实。市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巡察整改工作,把推进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对反馈的7方面16个问题具体细化为48条整改任务,明确127条整改措施,按照即知即改、制度整改、方案整改三个类别,坚持问题导向,逐项认真研究,逐条制定措施,逐一落实到位,以整改工作实际成效推动各项监管工作开展和全市国资国企事业发展。截至目前,16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2条,基本完成4条,相关整改落实工作按计划正在持续推进;清退各类违规资金85617元;完善规章制度17项,梳理廉政风险点21条,提醒谈话1人。   二、“十三五”期间全市国资系统改革发展简要回顾
  “十三五”时期,全市国资系统锐意改革、砥砺奋进,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五大集团重组整合,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一)国有资本规模实力显著增强。截止2020年底,市国资委监管企业12户,与“十三五”期初相比,减少8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517亿元,年均增长23%,实现资产规模翻番;营业收入年均增长62%;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0 %,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二)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顶层设计引领, 2017年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意见》,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徐委发〔2018〕39号),明确提出要推进市级国资公司转型升级、重组整合和改革发展。
  一是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主动顺应时代大势,抢抓历史机遇,坚持积极稳妥、有进有退、规范操作,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纵深提升。完成五大集团重组整合。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完成交控集团、新盛集团、国投集团、国盛集团、文旅集团五大集团重组,完成公交公司国有化改造、国资委持有的观音机场股权划转、徐州港务集团自然人股权收购以及市属国企公司、轨道公司、物资集团等部分所属企业国有资产划转等改革。推进“处僵退劣”遗留问题处置。对于市属“三无”、“空壳”和“僵尸”企业,通过清算注销、依法破产、破后重组等形式“一企一策”退出市场,相继完成了中央百货大楼、古彭商业大厦有限公司改制重组,进一步推进蓝天大楼和新华印刷厂改革改制工作。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移交量居全省第二,涉中央及省市企业15家26万户。统筹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接收驻徐央省企退休人员72485人,完成率100%。
  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坚持以混改作为改革重点突破口来抓,既大混示范又以大带小,改革亮点纷呈。抓龙头。“徐工有限”被纳入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试点企业,我委积极指导徐工稳妥有序推进“徐工有限”混改,通过老股转让、引进战投及员工持股平台共计成功引资210.56亿元,以混改为契机,持续促进徐工做大做强。抓群体。通过先后引入中国建筑、中国铁建、粤海集团、澳洋集团、国信集团、三胞集团、恒大集团、东兴集团、华强方特等知名企业与监管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提升整体竞争力水平。作为PPP项目实施机构积极支持轨道交通1、2、3号线建设。抓上市。指导九州园林公司股改及增资重组,实现新三板挂牌上市。支持新盛集团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维维股份实现资产证券化,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指导徐工信息完成增资扩股,得到天津高瓴等7家机构投资3亿元,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市属国有二级以下混合所有制企业累计超过120家,占比达到30%。
  三是公司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健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将党建工作写入企业章程,充分发挥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事项报备机制。加强董事会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制定《市属国有企业兼职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试行)》和《外部董事派驻方案》,建立兼职外部董事人才库,向3家试点企业委派7名兼职外部董事。实施“党建+国企”工程。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制定市属国企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年度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创新打造国企党建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国有资产监管水平持续提升。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优化监管手段和方式,提高监管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先后制定和落实了国资国企体制改革、加强监管、重组整合、“三重一大”、职业经理人、投资监督、产权管理、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资产负债约束、规范督查、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强化党建等方面30余项国资监管制度,国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优化调整监管职能,修订完善审批事项清单。加强投融资事项监管,强化政府隐形及企业自营债务管控。深入推进集中统一监管。推进机关办企业脱钩移交及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工作,将69户被划转企业分类注入各国资公司。推进对市本级及县区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大格局。率先开展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指导国投集团相继成为全市首家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和全省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按照市场化和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要求,构建起以资本为纽带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业化产业公司—投资企业”三级管控体系。
  (三)国企引领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徐工集团不断做大做强。徐工集团聚焦工程机械主业,从2015年到2020年主营收入由247亿元增长到预计突破千亿元,徐工品牌出口额由2015年7.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13.8亿美元。全球工程机械排名由第9位跻身全球行业第4位,长期稳居中国工程机械领军地位。区域交通枢纽建设深入推进。地铁三线共建,1号线、2号线已实现通车运营,6号线正式开工建设,至“十三五”末,轨道交通项目预计累计投资430亿元。交控集团有序推进连徐高铁、徐宿淮盐铁路及高铁东广场项目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徐港集团战略重组。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强化。新盛、新田、新城、文旅、国投、国盛等一批政府投融资平台类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服务地方发展,在城市建设、土地整理、新城区建设、文化旅游建设运营、淮海国际陆港建设、中欧班列开行、基金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保障和引领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

智能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