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正文阅览
【法宝引证码】CLI.1.304262 【时效性】尚未施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总结评估报告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总结评估报告
(宛政办文〔2016〕1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突发事件应对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豫政办文〔2016〕2号)精神,现就我市2015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灾害
  2015年,全市因干旱、风雹、洪涝等灾害受灾38.7万人,受灾农作物43.3千公顷,成灾面积34.1千公顷,绝收面积7千公顷,倒塌房屋4904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82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3.11亿元。
  (二)事故灾难
  2015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起;死亡20人,占省定控制目标92人的21.7%。其中,工贸领域3起,死亡3人,死亡人数占省定控制目标的21.4%;道路交通事故9起,同比下降55.6%,死亡14人;建筑施工领域1起,死亡1人,同比持平;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旅游、农机、水利、铁路和水上交通等行业领域安全无事故。全市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公共卫生事件
  2015年,全市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7种30459例,较去年同期(35858例)下降15.06%;报告死亡病例189例,较去年同期(185例)上升2.16%。总体来看,报告数量呈平稳态势,无重大疫情爆发,未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四)社会安全事件
  1.群体性事件。2015年,共处置各类非正常上访和阻断道路等事件374起。2.刑事案件。2015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32086起,同比上升20.73%;全市现行命案发86起破85起,破案率达到98.84%。3.治安案件。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共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53023起,同比下降1.93%。   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2015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以持续提升防灾救灾能力、夯实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为着力点,有序的应对旱灾、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区均成立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各相关部门分别成立相应的救灾专业指挥机构,建立灾情会商机制,实行抗灾救灾目标责任制。市防灾指挥部先后5次派出32个防汛检查组,对各县区(管委会)等重点地区防汛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督导,为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完善修订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继续修订和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印发了《南阳市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宛政办〔2015〕54号)编制了《南阳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南阳市2015年防汛工作方案》。同时注重加强对县区、乡镇基层各类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完成了鸭河口水库、赵湾水库两座大型水库防汛应急预案和其它23座中型水库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应急演练,2015年全市共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53次,参加演练的干部群众达1740余人次,演练次数和参加群众较往年均有大幅度增加,切实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障能力。2015年,全市已落实各类防汛抢险队伍3904支14.8万人,其中县级232支、乡级575支、村级3097支,安排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401万元,有效地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抗灾救灾工作水平。目前,全市储备了总值近1163万元的防汛物资,其中市级防汛物资223万元左右,采购了包含冲锋舟、土工布、升降式泛光灯等一批新设备,使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2015年,全市新获批3个国家级减灾示范社区,目前已成功创建“减灾示范社区”总数达14个,完成了“十二五”创建目标;同时,对已命名的各社区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发挥社区的示范作用,提升基层街道、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水平。
  存在问题:一是自然灾害救助应急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各县区之间、部门之间,预防与处置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紧密,多方协同处置重大或特大灾害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二是科技支撑基础亟待加强。我市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工作科技含量低,预警预报能力与实际需求不适应。
  (二)事故灾难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2015年,全市按照“安全生产年”整体工作部署,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
  应对措施: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应急水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加强事故灾难应对工作。督促要求各县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市直两属企业要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作为重点,完善管理体系、配齐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条件、提升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指导作用。二是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技能。组织开展的“南阳市2015年度天然气管输泄漏事故桌面综合应急演练”和“南阳防爆集团重机公司火灾疏散应急演练”,通过打造真实的事故现场氛围,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的目的。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障能力。目前南阳市已有7个县区的安监局成立了应急机构,专职人员35人。以大型企业为平台,组建4支应急救援队伍,落实抢险救援人员255人,抢险救援装备348台套。四是加强综合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在坚持经常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的同时,认真开展了“三查三保”专项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共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7332个,整改6906个,对426个一时不能整改的隐患,落实了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和应急预案“五到位”。其中,排查整改非煤矿山隐患231个,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隐患511个,道路和水上交通隐患519个,建筑施工隐患357个,旅游领域隐患29处,地质灾害隐患58处。五是加强科普宣教,提升安全意识。不断创新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印发了各类事故案例宣传教育资料30余万份,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全年培训应急管理人员1000余人,通过宣传培训,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普遍提高。
  存在问题:一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基层单位应急准备不足,先期处置能力较低;二是应急预案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各级应急预案衔接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三)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2015年,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继续围绕“一案三制”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应急预案,强化了卫生应急人员的培训,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应对措施:一是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建立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实现公共卫生应急工作从被动应对到长效机制、常态管理转变。二是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2015年在市级应急队伍基础上,强化县(区)级应急队伍建设,全市共建立队伍52支672人;市级卫生应急队伍共建立队伍6支88人。每支队伍均配备有各类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并积极和当地公安、交通、民航、水利等部门配合,超前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三是加强业务培训。2015年5月,承办了河南省豫南地区卫生应急专业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卫生应急队伍的理论知识和现场处置、抢救治疗、应急检测等相关技能。12月,组织开展了“2015南阳市急诊急救大比武·外科多发伤处置”和“2015南阳市救护车驾驶员技能大赛,全市10个县区和17家急救站的12支内科代表队、7支外科代表队、32支驾驶员代表队,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比武活动,全面提升卫生应急专业技术人员应急综合处置能力”。四是深入开展防控工作。全年共采集、监测食品污染物样品767份,共采集、登记、录入样品基本信息705份,监测、录入上报数据4600个。五是开展宣传,普及知识。在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期间,开展应急知识进校园、进社区和日常急救、疾病预防、饮食安全等宣传活动。全年共组织卫生应急人员500人次进行科普宣传和免费义诊,共发放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手册15000余份,制作宣传横幅、应急知识宣传版面320个。
  存在问题: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不完善,财政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各县区、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联动需进一步增强。
  (四)社会安全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2015年,社会安全事件应对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盯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力量投入,完善预警监测机制,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为全市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应对措施:一是服务大局主动有力。全力服务保障“迎通水、保水质”和“双创”等全市重点工程。积极应对非法集资、假农资等重点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有效推进了问题解决。圆满完成了市月季展、玉雕节、医药节等71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坚持源头治理,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依法严打非访活动,确保了全市涉法涉诉信访总量持续走低,赴京信访同比下降50%,赴省上访同比下降50.5%;依法行政拘留非访人员972人,刑事拘留97人,批准逮捕38人,起诉审结60人。二是防恐反恐扎实有效。深入开展反恐大排查和“去极端化”工作,推进“滤网”计划,扎实推进“一点、两环、五线”视频卡口检查站建设,实现了空中监控和地面管控的全覆盖,进一步夯实防恐基础,筑牢反恐屏障。持续开展“净土”行动,已遣返无身份证暂住证、无便民联系卡、无正当职业蜗居出租屋的“三无”人员8批207名。今年以来,共核查各类涉恐案件线索383条,侦破“6.01”“7.16”“8.28”“9.22”等涉恐专案31起,打掉暴恐团伙9个,抓获各类涉恐犯罪嫌疑人147名,及时消除了暴恐现实威胁。三是打防犯罪成效显著。坚持以打开路,把打击锋芒直接指向黑拐枪、盗抢骗、黄赌毒等突出犯罪,全市破案总数同比上升21.11%,抓获违法犯罪人员同比上升10.84%;起诉审结各类犯罪嫌疑人5923名,其中起诉审结侵财犯罪嫌疑人1591名,百名民警起诉审结数位居全省第一。命案及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综合成绩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四是安全管理稳中向好。进一步严格交通、消防、危爆物品、大型活动和监管场所管控,及时堵塞漏洞,全市公共安全管理形势稳中向好。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三年综合整治和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两大重点工程,深入开展交通事故预防和严重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大力加强路面巡逻执法和道路隐患排查整治,狠抓城区“双创”交通秩序乱象乱点集中整治,全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数稳中有降,重特大事故数量再创新低。
  存在问题:一是跨区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存在县区、部门之间信息交换不畅、信息滞后,跨县(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二是应急工作机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需要在必要人员、经费和装备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与经费保障机制。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筹措和使用制度,合理安排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培训与演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种专项经费,为全省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切实有效的资金物资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应急管理工作。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基层建立专职的应急管理机构的级别和人数。推进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真正做到抓早、抓细、抓实、抓经常。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守法意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控能力。正确引导舆论宣传,防止对事件人为炒作和不实报道,消除群众的疑惑心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地位。充分利用省政府目标考核的权威性、指导性作用,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全面推动我省应急管理建设,发挥应急管理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有的作用。   四、典型案例分析
  南阳市快速做好209国道卢氏县瓦窑沟段硫酸罐车侧翻泄漏事故处置工作
  2015年12月24日23:25时,接省政府和三门峡市政府情况通报:12月24日晚上20时许,在209国道卢氏县瓦窑沟乡龙泉坪村段(距西峡县西坪镇约20公里),一辆载有50吨硫酸的大型罐车(鄂H26260)翻入淇河支流(距淇河干流约200米),发生泄漏。
  事故发生后,南阳市政府市长程志明、副市长张明体高度重视,分别作出指示,要求西峡县、市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将污染水控制在事发地最小范围,不流入丹江口水库;确保事发地沿线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确保处置工作科学高效,将事故次生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市政府秘书长胡云生接报后第一时间安排市环保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会同西峡县进行事故处置工作。市环保局副局长韩沛、西峡县朱元朝副县长、王金贵副县长带领环保、水利、安监及西坪镇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到卢氏县和西峡县交界处,做好事故应对处置工作。
  当前,淇河为枯水期,水流速度相对平缓,污染水尚未到达西峡县境内。卢氏境内事发点下游龙泉坪和高河2个电站相继关闭,拦截水流。西峡县在市环保局指导下已在卢氏与西峡交界处、交界点下游1000米处和事发点下游20公里的西坪镇皇后村修筑三道拦水沙坝对上游河水进行堵截,并对拦水坝进行加高加厚。同时,调运45吨生石灰备用,发现超标立即实施中和。并每小时对河水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动态,及时通知下游群众不要取用河水,由宣传部门做好舆论应对工作。25日晨8时,经环保部门对卢氏与西峡交界处淇河水质再次检测,PH值正常,为中性,消除了恐慌。
  事件启示:一是高度重视事态发展是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首要前提;二是制定科学的处置方案是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基础。三是加强舆论引导是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和稳定外部环境的有效手段。四是跨区联动是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关键。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2月19日


智能检索